影響中國電機行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1)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大中型電機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電力、石化、煤炭、礦山、建材、造紙、市政、水利、造船、港口裝卸等行業,這些行業的景氣程度與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水平保持著高度的正向相關性,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工業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為大中型電機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政策扶持
2006 年上半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出臺,把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這無疑將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外延式向內涵式轉變的關鍵時期,這將為裝備制造業創造規模龐大的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
因此,裝備制造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和政策環境。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將為電機行業的快速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力推廣高效電機是節能減排政策的必然選擇,我國將從政策面持續、大力的推廣高效電機,直至這一領域的節能潛力被充分挖掘。隨著推廣政策和力度不斷加大,預計未來高效電機將進入高速的發展期。
(3)新型工業化為電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我國還處于工業化進程的中期階段,將繼續沿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重化工業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節能降耗及環境保護帶來的新型工業化建設項目需要大量與之配套的電機產品,為電機產品進一步拓寬了應用領域,為整個行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4)海外市場空間巨大
首先,由于國際生產廠商如通用電氣(GE)、西門子(SIEMENS)、ABB、東芝三菱(TMEIC)等憑借技術實力和聲譽的雙重優勢,占據了海外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國際廠商往往產品定價很高,隨著國產品牌產品的技術和性能不斷提高,高性價比技術優勢促使海外訂單增多,國內大中型電機產品逐漸獲得更多海外市場份額。目前,中國電機出口量約占電機總產量的10%左右。
其次,美國等發達國家從事傳統電機生產的企業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他們轉而從國外進口電機,這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中國未來可能成為世界電機的制造工廠。
另外,其他發展中國家對電機的需求量增長迅速,尤其是印度和南非、巴西、俄羅斯等迅速發展的金磚國家,近幾年的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相關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對電機產品的大量需求,也促進我國的大中型電機產品出口。
2、不利因素
(1)我國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一流企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從全球電機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幾家大的跨國集團,他們在大中型電機的技術上占有較大的優勢。國內的電機行業近些年雖然通過合作、引進等方式來盡快提升自己的制造水平,但與國際一流廠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裝備自動化水平不高,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目前,我國電機行業的制造裝備和加工工藝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電機制造企業裝備自動化程度不高。而國外先進的電機制造企業普遍采用自動化程度高的生產流水線及加工中心生產,生產效率和產品可靠性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