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線電纜行業正在向特種產品產業邁進
翻開報刊雜志,上網瀏覽行業新聞,或者到專業展覽會去轉轉,到處都會看到特種電線電纜廠商的廣告。特種電纜產品的技術發展和市場前景表明,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已經逐步走出傳統的范圍,正在向特種產品產業邁進和延伸。
至今還沒有專家對什么是特種產品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從宣傳資料中看,人們把只能傳輸電能和通信信號而不具備任何其他輔助功能和性能的產品,稱之為傳統產品,而把還具備特殊輔助功能和性能的產品,稱之為特種產品,例如具有“防…”和“耐…”的產品以及一些專用的產品,就是典型的特種產品。特種電纜由于其使用場合的特殊性,對其性能較常規電纜有著特殊要求,如:高溫、低溫、縱向或徑向壓力密封性(氣或水)、紫外線、臭氧、潤滑或燃料油、特種熔劑、彎曲、曲撓、抗拉、抗壓、強電或強磁場干擾、電暈、輻射、阻燃、耐火等。
特種電纜產品是應市場特殊需要而產生的。隨著電氣設備高度發展、地球環境不斷變化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都在呼喚一些具備特殊功能和性能的產品問世。現代高科技的發展,對各行各業、各種不同電力和信號傳輸要求不同,以及不同使用環境(甚至于惡劣的環境)要求的電纜,都有特殊的性能要求,使得所用電纜的品種琳瑯滿目。專用電纜的產生是產品多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因而特種電纜產品在傳統產品堅實的基礎上,又有了較大的發展,新增加的產品種類在不斷擴展,而重復使用頻率則相對不是很多,因而根據使用者的要求,能夠設計并生產不同特殊產品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特種電纜產品一般都沒有現成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如果大家都等到有了標準再去開發特種產品,還要創新做什么?創新,就是要根據市場需要,創造出新的東西來。我們在查閱新產品資料時,所見到各種特種產品標準,都是各個企業自己制定的產品標準,這就是創新。
我國現有電線電纜制造企業近 7000
多家,其中能生產特種電纜的廠家近一半多,但生產防火電纜、機車車輛電纜、核電站電纜、加熱電纜等特種電纜的廠家卻很少,占現有電線電纜制造企業總數不足
1%
,此類特種電纜出現供給不足,部分依賴進口;生產屏蔽電纜、計算機電纜、連接軟電纜、高溫電纜等特種電纜又主要集中在一些小型企業,企業資本、技術、人才都比較薄弱,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由于其價格低,市場往往被他們所壟斷。這些企業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很難抵御市場的沖擊。受國內原材料性能及生產裝備水平的限制,為了保險起見,國內生產的特種電纜是非金屬護層普遍偏厚,導致我國特種電纜材料的平均成本始終占總成本的
40% ~ 50% ,有的甚至更高,而國外同類產品的用料卻很少,平均成本占總成本 25% ~ 30%
,進口產品其銷售利潤往往是我國產品的 3 ~ 4
倍。國內生產特種電纜的企業中存在著一大批小型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及人員素質很低,有一部分企業規模相當于作坊式企業,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無法抵御國外產品的沖擊。
目前,特種電纜的市場銷售約占國內線纜市場總銷售的 30% 左右,據粗略估計每年全國特種電纜產品的銷售大概在 400
億元左右。特種電纜產品市場需求為我們搭起了一個巨大而又劃分精細的舞臺,需要我們自己去把握、去開發、去占領。在普通產品競爭激烈、無利可圖的今天,何不著力開發特種電纜產品。最近,韓國的
LS
集團和全球領先的電纜制造商耐克森公司就已經進入中國線纜市場,有消息說我國將建立安徽和四川兩大特種電纜生產基地,在特種電纜產品迅速發展的年代里,一定會涌現出一批名副其實的高新技術電線電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