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行業冷軋裝備取得重大突破
經過三年科技攻關并經鞍鋼熱負荷試車,中國一重大連設計研究院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的超大型2130酸洗-冷軋聯合機組,在打破國外壟斷的同時,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這種核心裝備制造研發技術的國家。
這是我國第一套板材軋制寬度超過兩米的冷軋裝備,主要用于軋制厚度在0.3到2毫米的汽車及家電寬板,是鋼鐵及汽車行業不可替代的裝備,其核心裝備——六輥冷軋機完全由一重大連設計院自行開發,四輥輪機橫移、懸浮式自動翻轉帶鋼檢查等技術還獲得了國家專利,高速滾桶飛剪及快速換輥等工藝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一重大連設計研究院冷軋部主任設計師張曉偉:你要是總是進口國外的,那么這個技術進步就受制于人了,原始的技術你沒有掌握,想深層次的開發就很難了。
據了解,此前我國鋼鐵企業只能軋制寬度在2米以下的板材,由于缺少關鍵設備,全國每年進口急需的汽車板材在1500萬噸以上。單套2130酸洗-冷軋聯合機組年產量為200萬噸,它的問世不僅極大緩解了我國汽車鋼板的外采量,而且與國外同類設備相比,成本降低了4成。目前除鞍鋼外,國內已有四家大型鋼鐵企業商議訂購事宜。
中國一重大連設計研究院冷軋部部長張元健:2130產品如果是國內自己制造,比從國外引進,單從機械設備的角度講,每一套至少要節省4到5個億,可以為整個中國鋼鐵行業節省20到30個億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