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太陽能建筑
太陽能與建筑,曾經是兩個相去甚遠的話題。但今天,太陽能建筑卻被業界認為將是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節能--有望實現建筑的零能耗,環保——耗能將不再污染我們的家園。日前接受記者采訪的皇名置業(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譚洪起認為,人類未來的主要能源絕對離不開太陽能,太陽能建筑是將建筑節能進行到底的妙策良方。 太陽能建筑是指用太陽能代替部分常規能源為建筑物提供采暖、熱水、空調、照明、通風、動力等一系列功能,以滿足(或部分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技術支持是太陽能建筑的重中之重。譚先生反復強調:把房子本身建成節能住宅,才可能實現真正的太陽能建筑。他以采暖為例解釋說,利用太陽能采暖,一平方米集熱器可以為三到四個建筑平方米供熱。這同以往普通采暖措施一平方米集熱器供應一平方米熱源相比,優勢很明顯。但是,這是以節能的房子為前提。如果房子本身建造的不節能——如同沙漏的原理,那么,再多的熱量都無法保存。因此,房子密閉性好,耗能低,太陽能建筑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能量工程師”——這個在國外并不新鮮的名詞在我國卻還是一項空白。談及太陽能推廣的難處,譚先生介紹說,由于房屋設計師對能源問題可能缺乏了解,因此在設計時難免對能耗問題疏忽。在這種情況下,能量工程師就是必不可少的。通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房屋設計師配合協調,取消不合理的設計,避免建筑耗能。而由于缺乏能耗和設計相協調的成套技術,我們的建筑商即使想要建節能建筑,卻找不到設計院能夠根據他們周圍的環境和能源因地制宜地進行合理的設計。沒有專業系統的解決方案,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將建筑和節能真正有效結合,這個源頭的問題亟待解決。 當記者問到是否期待政府的更多支持和鼓勵時,譚先生舉了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例子,希望政府可以借鑒他們的稅收政策。比如對達到一定標準的節能建筑全部或部分返還其上繳的稅收,配合以相應的措施以確保這筆資金用于下一個階段的技術研發。或對消費者實行相應的補貼,有些國家對消費者購買光熱光電產品的補貼已達到了1/3,這樣的政策無疑極大促進了節能的推廣。另一方面,他建議政府在能源的價格上可以實行階梯價格。對相關的能源設立一個消費限度,這一限度以滿足普通用戶的基本生活生產需要為標準。超過此標準,在價格上就按階梯遞增,以此來控制能源的過度消費。譚洪起說,目前市場上還有大量不節能建筑在興建,關鍵問題不是沒有標準,而是沒有強制。他說,目前北京要求住宅建筑要達到65%%的節能標準,可是真正達到的又有多少呢?而其他城市的情況也相差無幾。可見在執行這一標準時,監管措施還存在著很大的漏洞,還需出臺強制執行力的措施。如果真正能夠貫徹落實這一標準,建筑節能才能蔚然成風。 當記者問到如何處理節能建筑提高的成本時,他說,這種提法本身是不科學的,并以建筑物“終身壽命”的概念作出了解釋:據統計,購買房屋花費的資金大概占消費這棟房子70年所要花費資金的1/3,也就是在購買后大約要花費1/3的資金來維護這70年的正常使用,還要花1/3資金在這段時間取暖、制冷、照明等所消耗的種種能耗上。因此,節能建筑大大削減了長期運營和能耗的費用,是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另外,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價格還會逐步降低,節能建筑的優勢將日益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