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庫存施壓銅價滬銅或將延續調整格局
LME期銅周五小幅下跌,回調至20日均線附近,收于9827美元/噸。
市場普遍預計2011年全球銅需求缺口或將達到50萬噸左右的水平,且銅ETF的推出更進一步加劇銅市場的供需矛盾。在此預期之下,LME銅價一路走高,在年前更是達到了萬點的高度,創出了歷史記錄的水平。
而與此同時,全球三大交易所的庫存水平卻是在不斷的走高。LME銅庫存較2010年底的377550噸上升至目前的407925噸,增加了30375噸;COMEX銅庫存較2010年底增加了14975短噸;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較2010年底增加了29771噸。全球三大交易所庫存的總水平已達到65萬噸左右的水平,較去年底累計增加將近7.5萬噸。此外,據有關機構報道,目前上海保稅倉庫的銅庫存有將近50萬噸左右。這樣推算下來,全球目前至少存在110萬噸左右的銅庫存水平。這樣高的銅庫存水平很難說明全球銅處于供應緊張的格局之中。
市場普遍預期節后金屬的需求會逐步恢復,然而從目前國內的真實需求來看,至少在目前的狀態之下,國內銅的需求并未完全起來,現貨并未出現緊張的狀態,現貨市場始終處于貼水格局。一旦中國的需求預期未能兌現,銅價將面臨較大的調整。
宏觀經濟方面,在中國1月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公布后的第三天,中國人民銀行再度出手抑制通脹,央行本周五宣布,自2月24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使得國內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9.5%歷史高位。同時,此次央行的措施距離上次宣布加息僅短短10天的時間,足以顯現中國通脹形勢的嚴峻及央行抑制通脹的決心。由于中國從今年1月起對CPI權數進行調整,降低了食品價格的權重,1月CPI同比上漲4.9%,低于5.3%的預期中值,但中國未來的通脹形勢仍難言樂觀。
從今日盤面走勢來看,滬銅(74460,-260.00,-0.35%)呈現出明顯的弱勢格局,小幅高開后一路下行,1105合約價格跌破了上周最低價,最低跌至73690,向下試探20日均線支撐,截至午盤收于74430元/噸。從技術圖表來看,盡管周線仍保持多頭格局,但日線已出現短期破位走勢,上周五一根大陰線回補了節前的跳空缺口,且跌破了74000重要支撐點位,短期銅價或將繼續調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鋁(17315,165.00,0.96%)和鋅走勢明顯強于期銅,且持倉量持續大幅增加。然而我們并沒有從其自身的基本面找到支撐其上漲的利多因素,目前的行情走勢更多的應該理解為補漲行情。這將抽離一部分銅市場的資金,或將令銅價承壓。操作上,建議銅的多單全部退出,暫時以觀望為主;鋁和鋅謹慎追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