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控機床信息技術應用率不高加大研發投入
我國數控機床正朝著高精度、自動化、網絡化等方向快速發展。很多企業已開始應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ERP(企業資源計劃)和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但由于基礎薄弱,我國數控機床信息化技術應用率并不高,現有的信息化技術主要從國外引進。國內數控機床信息化產品的成熟度相對較低,國外數控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在1萬小時以上,國內自主開發的數控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還不到國外的一半。由此造成的局面是,進口數控機床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逐年提高,價格也不斷上漲。
今后國內數控機床的發展方向是優化速度、精度,提高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速度和精度這兩個指標直接關系到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數控機床的可靠性歷來是用戶最關心的主要指標,新一代數控系統將采用具有更高集成度的電路芯片,利用大規?;虺笠幠S眉盎旌鲜郊呻娐?,減少元器件的數量,從而提高可靠性。智能化技術將通過對影響加工精度和效率的物理量進行檢測、建模、提取特征,自動感知加工系統的內部狀態及外部環境,快速作出實現最佳目標的智能決策,對機床的工藝參數進行實時控制,繼而使機床的加工過程處于最佳狀態。
應加大研發投入
目前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是技術能力低下,企業技術基礎相對薄弱,研發能力有限,對國外尖端技術的依存度很高。企業要加強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唯有增強自身實力,才能突破國際巨頭的技術封鎖。
國家應加大支持力度。早在2005年《國家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就已經出臺,該規劃計劃未來5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將營造20個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和為之配套的10個基礎功能零部件產業基地,基地企業將享受國家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這一規劃的落實已經有了顯著的效果,而最近《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發布將有望使這一勢頭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