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抄底人才再抄底技術
當房產“抄底”備受關注的時候,沈陽遠大集團卻把抄底的“網”撒向了全球的頂尖人才和技術,抓住機會向產業鏈高端行進,使企業從“大腦”到“四肢”全部擁有了自主技術和品牌。
瑞士專家彼得是全球極負盛譽的幕墻技術權威,誰擁有了他,誰就有了行業頂級技術。因此,當彼得所在的幕墻技術機構因國際金融危機走向破產,他面臨重新選擇之時,對彼得的爭奪進入到白熱化。遠大集團以及德、英等多國著名公司同時參與競爭。遠大沒有給對手機會,他們提出了“入股加盟”的新政策——在工程中,國際級專家占股比例可以高達30%到40%。憑此政策優勢,彼得帶著22名世界級專家加盟遠大。
占據了這塊技術“高地”,遠大集團得以在瑞士注冊成立了歐洲設計研發中心,專門負責世界頂級建筑的設計與研發。
此舉立竿見影,憑借彼得在業內的知名度,2008年底,遠大集團以1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功中標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商務中心的幕墻工程。在設計中,業主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實現光電幕墻的效果,但這卻是遠大人從未遇到的難題。彼得帶領他的專家團隊,將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安裝技術融入工程中,使遇到的所有難題迎刃而解。
遠大集團對電梯核心部件變頻器的“技術抄底”同樣精彩。
電梯變頻器是現代電梯控制的關鍵部件,附加值也最高,被譽為電梯的“大腦”。這個世界公認的高技術核心產品,一向是歐洲向中國出口的敏感產品。遠大博林特電梯公司以往多次試圖與國外變頻技術公司合作,但屢屢遭到拒絕。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放棄部分稀缺技術的壟斷成為一些跨國公司渡難關的無奈選擇,這就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躋身產業鏈高端帶來了契機,沈陽遠大沒有讓機遇從身邊滑過。通過技術合作,遠大集團引入了瑞典依爾通公司系列變頻器的成熟技術,使遠大變頻器的科技含量一下子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而在填補了變頻器技術的空白后,遠大博林特電梯也隨之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眼下,遠大博林特電梯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加緊利用依爾通公司的先進技術,推進其產業化的步伐。預計到今年年底前,中國造的變頻器產品將在沈陽遠大誕生。
點評:莫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金融危機是暫時的,企業既要認真冷靜地應對,更宜放開眼界,關注長遠發展。唯有看得遠,才能成其大。
人才和技術永遠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沈陽遠大集團在危機中積極招攬人才、引入技術,實施人才和技術“抄底”,這與“買房子置地”相比,更勝一籌。轉“危”為“機”,“危”中尋“機”,沈陽遠大作出了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