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分頻技術預測薄互層
吉林油田研究院技術所地震解釋的科技人員針對吉林地區的中淺層儲層地質特點,開發出適合薄互層儲層的地震分頻預測技術,并成功應用到勘探開發生產中。
地震分頻技術是一種在時間域確定薄層厚度的方法。這項新技術是對單元地質體提取屬性,可克服常規屬性方法緊密依賴層位的弊端,利用薄層諧振體離散頻率特性,分析復雜巖層內的層厚變化,識別薄地層橫向分布特征,具有定量識別薄層、精細檢測儲層橫向變化的能力。
松遼盆地南部勘探目的層儲層特點是縱向上3~5米薄互層,橫向變化快。儲層分布很難描述清楚,采用波組抗、屬性分析等方法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特別對于復雜沉積成巖碳酸鹽巖油氣藏、復雜斷裂系統碎屑巖成藏、薄層河道砂體和小幅度構造等地質體,用常規的屬性方法從地震資料上直接識別和圈定儲層較為困難。
對此,技術方法所科技人員開發出的基于頻率解釋的儲層描述工具---SPEC DECOMP(地震分頻預測技術),利用有限帶寬地震子波內各種頻率分量特性,精細刻劃復雜地質體內部地層反射特征,客觀揭示非常規儲層的縱橫向變化趨勢,克服了復雜地質體反射層位準確拾取難、沿單一解釋層位提取屬性不客觀的不足。
應用地震分頻預測技術檢測薄層砂體,在乾西北地區找到13個隱蔽圈閉,將預測成果應用到井位部署中,實施后地質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