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加工之革命——超臨界流體技術
有人以超臨界二氧化碳為介質對紡織品上漿和退漿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由于常規的漿料不溶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因此開發了含氟結構的特殊漿料,并應用于滌/棉混紡紗的上漿。研究表明含氟漿料可大大提高紗線的耐磨性,達到傳統淀粉/PVA漿料的3倍以上。該漿料可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完全清除。
有人還曾試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對棉及其混紡織物進行精練。研究表明,通過其萃取作用能除去纖維上臘質、油劑和一定的合成漿料,但對PVA、淀粉等漿料的退漿無效。
有人曾將超臨界二氧化碳用于原毛精練,可獲得純凈的羊毛。
一些功能整理劑是非水溶性物質,如抗紫外劑、香精、阻燃整理劑等,但可溶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因此紡織品可以在超臨界流體中進行抗紫外、加香、阻燃等功能整理。東華大學國家染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開發這方面的應用。
傳統的干洗劑多為含氯的有機溶劑,這些溶劑正在逐步被禁用。用液態二氧化碳代替含氯烯烴干洗劑對環境無污染。二氧化碳易于循環使用,能耗低,該技術已在美國、加拿大等有工業化應用。
目前醫用紡織品常規的消毒采用高壓汽蒸,或用環氧己烷、過乙酸等處理,這些方法或是對設備有強腐蝕性,或是操作繁復,還會對纖維造成損傷。少量消毒劑加在液態或超臨界狀態的二氧化碳中就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不僅對設備無腐蝕作用,處理后易于回收,不會排放到環境中造成污染。此外,對纖維也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總之,超臨界流體技術作為一種無水清潔生產工藝,值得人們進一步開發,擴大應用,更大程度地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