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鋼廠研究引進寶鋼滾筒渣處理技術
最近,馬鋼、柳鋼等一些國內鋼鐵企業爭相來到寶鋼研究院,商談引進寶鋼滾筒渣處理技術。該成果是寶鋼設備研究領域的一項突出成果。1998年至今,研究院在設備研究領域平均每年誕生五項核心技術,成為國內同行設備研究的引領者。
國內鋼鐵企業有許多引進裝備,如何克服裝備“水土不服”,并在解決難題中形成核心技術,是業內普遍關注和探索的重點。研究院于1997年組建了設備研究所,以形成國際冶金行業領先的裝備技術為目標,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8年來,在該領域已形成國內外領先的40項核心技術,擁有近百項專利和技術秘密,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研究院對引進技術不斷完善和深化,并通過解決現場重大設備難題創造獨有技術。幾年前,寶鋼引進滾筒渣處理技術時,該技術還處于萌芽階段,只有原理和實驗成果,能否工業化應用還是問號??蒲腥藛T從機理研究起步,經過持續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滾筒渣處理裝置,并成功投用。通過不斷改進、完善,研究院已開發出多機型系列化設備,可適用不同工況條件,成果推廣至宣化、南昌等地的鋼鐵企業,并擁有了20多項專利和10多項技術秘密。針對現場燒結機上燃料輸送不均勻而影響生產的狀況,研究院創造性地采用電磁冶金技術,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偏析布料裝置,既解決了現場難題,又形成了獨有技術。
研究院還通過對引進設備進行二次創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一直以來,寶鋼引進的連鑄輥壽命偏短,困擾生產多年。研究院結合國外軋輥制造技術和自身技術優勢,最終成功研制出長壽命連鑄輥制造和使用技術。應用后表明,各項性能都優于進口產品,壽命是進口產品的4倍以上,僅此一項每年就為企業創效1400萬元。國內的全氫罩式爐一直靠引進,研究院通過二次創新,開發出全新的全氫罩式爐,并具備成套輸出的能力,改變了國內依賴進口的局面。冶金產品噴印系統等10多項二次創新成果,也已成為寶鋼的核心技術。
此外,研究院利用“外腦”積極推動集成創新。近年來,他們讓每位設備研發人員同國內10名以上相關專家建立固定聯系。他們與東北大學等國內多家科研院校成為伙伴關系,合力育成果;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開發出帶鋼表面缺陷在線檢測系統,大大超過項目預計效果。研究院還集聚工程技術公司、寶信軟件、常冶等力量,在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等一批項目研發中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