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企業:市場起伏信心依然
濰柴要做世界最大;玉柴三年再番翻;朝柴苦練內功;常柴狠抓管理
2008年的內燃機市場充滿了戲劇性,上半年,需求量激增,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下半年,市場急轉直下,企業沒活兒可干。歲末年初,經歷了大起大落的內燃機行業開始緩過勁來,總結經驗,應對來年。2009年,面對變化莫測的宏觀經濟形勢,各企業有何高招呢?
濰柴———向世界最大發動機廠商邁進
濰柴集團2008年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資產總額318億元,出口創匯8億美元,發動機產銷量7000萬千瓦。濰柴已經連續5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企業排名逐年提升,已成為行業內發展最快、運行最好的企業之一。
譚旭光指出,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市場競爭早已從單個企業間的獨立競爭,上升到產業鏈之間的聯合競爭。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濰柴已與廣大的供應商、主機廠、經銷商、服務商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構筑起了多層次的戰略合作平臺,這也是應對經濟危機的有效措施。
在濰柴的商務大會上,公司推出兩款主要面向8米~12米客車、中重型卡車及各種工程機械的WP5和WP7系列柴油機。此外,濰柴還積極改進高壓共軌系列重卡發動機,目前開發了國3柴油機,與機械泵+EGR系統的柴油機相比,預計同功率綜合油耗可降低15%,目前市場占有率也在穩步提升。
公司董事長譚旭光的目標是,將濰柴動力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通用發動機生產商,為重型汽車、客車、工程機械、船用、發電等行業提供大功率動力配套,打破國內獨立發動機廠商難成大氣的宿命。
從10年前背負3億元債務,到2008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大關、出口創匯8億美元,再到2012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濰柴的雄心不會因寒流而冷卻。
玉柴———三年再造一個玉柴
2008年,玉柴集團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達到208.4億元,同比增長13.51%,對比2005年增長71.69%;柴油發動機產銷規模達55萬臺,對比2005年增長105.36%。
208億元,這個對玉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數字,使得“三年再造一個玉柴”順利收官。連續8年保持國內同行業產銷量第一,連續8年銷售收入實現大幅度的高增長,企業的經營品質、企業的要素稟賦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為企業的素質、能力、人才、機制等方面打下了更扎實的基礎,也為玉柴的下一步騰飛起到戰略支撐作用。
未來幾年將是玉柴發展的關鍵時期,集團公司董事長晏平說,“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做強做大,永續發展,為‘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大型跨國企業集團’而不懈奮斗。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玉柴正利用休養生息的時間練好‘內功’,理順好內外關系,我們一定會有新一輪的騰飛,一定會有更輝煌的未來!”
未來3~5年,玉柴集團銷售收入目標為350億元~550億元,2015年銷售收入目標為800億元;人才發展目標是團隊化、立體化、職業化、國際化;研發創新目標是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創建世界一流工程研究院;文化提升目標是包容性、開放性、先進性;品牌建設目標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朝柴———苦練內功抓住市場機遇
2008年1~11月,東風朝陽柴油機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產量達到13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9.7%,已經完成2008年年度預算額15萬臺的95%。
2008年,朝柴繼續加快新產品研發推進速度,總計新開發機型248個。同時,加快國3產品市場技術推廣與應用,在東風股份、江淮、南汽、客底等廠家全面覆蓋其車型。在其他汽車廠展開布局,力求爭取不放過任意一款可匹配車型。
朝柴的2009年工作思路主要包括,在努力完成主要經濟指標的同時,加快推進與美國萬國公司的合資談判工作;完成沈陽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并投入使用;快速開發和推廣“經濟型”國3機(電控VE泵),加快國4機型102(四氣門)、4D產品研發;加速推進NGD3.0的國產化和匹配工作;把握市場變化,做好新老產品銷售,更加積極主動地創造市場機遇,實現銷量的快速增長,努力開拓海外市場,逐步擴大朝柴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不斷完善朝柴特色DPS管理體系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基礎管理,進一步提高朝柴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
2009年朝柴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練好內功,提高市場變化應對能力,進一步創新營銷思路,更加積極主動地創造市場機遇,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工程機械、農用車、客車、燃氣發動機等市場,實現銷售的快速增長;二是進一步提高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提高設計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和用戶的使用要求;三是繼續優化供應商,整合供應商資源,打造“朝柴系核心供應鏈體系”;四是提高生產計劃準確率,滿足訂單需求,降低零部件和在制品庫存,減小資金占用,提升生產現場管理水平,做好安全環保管理工作。
據了解,2009年朝柴將引進流量控制軟件、加強信息安全科學化管理;開發HR系統JAVA版培養人才,啟動CAPP項目實現與PDM、ERP、MES集成,優化生產、物流和庫存管理,支撐公司的同期化生產。
常柴———提升質量精細管理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1月22日召開了第十屆職工代表大會,公司董事長薛國俊強調,新的一年公司要以創新為動力,以效益為根本,緊緊抓住“提升質量”和“實施精細化管理”這兩條主線,加快調整步伐,為下一輪行業復蘇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做好充分的準備。
常柴2009年的經營目標為,產品銷售90萬臺,銷售收入21億元,外協業務5000萬元,出口突破2000萬(美元)。
會上,公司總經理何建光認為2008年常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努力保持生產經營正常進行;二是穩定和擴大外貿業務,提升出口創匯能力;三是加快產品開發,全力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四是加大技術改造投入,重點提升產品制造技術;五是有效整合生產資源,不斷增強生產保障能力。
何建光表示,在新的形勢面前,常柴必須在全面分析國家和行業宏觀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充分認識和把握好企業目前的實際情況、運行態勢,積極調整,主動應對困難和挑戰,在穩步推進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市場營銷的基礎上,扎扎實實地做好2009年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最后會議認為:一年來,面對復雜多變、前所未有的嚴峻態勢,公司全體干部員工在董事會、黨委、經理層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公司年度方針目標,克難求進,不斷加快“五大結構”調整,使企業在整個行業面臨極為嚴峻的形勢下保持了穩定的態勢,為常柴贏得新一輪發展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