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結構在經濟危機下的三大調整
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困境中,一些新生力量正在孕育、成長,他們在出口 的“寒冬”中傲然面對冰雪。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新生力量的身上都有一個醒目的特征:結構調整。不管是產業結構 調整,產品結構調整,還是出口地域調整,不少地區和企業正以此為主線,不斷增強抵御出口風險的能力,在困境中頑強前行。
產業結構調整篇——
不調整,就沒出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此次受影響最大的還是資源型、加工貿易型等傳統產業。在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加工貿易型企業的訂單比往年同期減少30%以上。海外客戶履約率降低,產品和原材料庫存嚴重積壓,部分企業不得不關閉生產線,原定投資新建廠房也因故停工。
“現在武進的紡織企業已經有2/3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但是有1/3依然活得很好,這是因為這些企業無論從設備、技術、品牌等方面都有優勢,在國際國內的市場中議價能力比較強。”江蘇常州市武進區委書記沈瑞卿說:“不調整是死路一條。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都在上升,不調整就要受限制,現在是快調整快得益。”
如沈瑞卿所言,“快調整快得益”。縱觀全國主要出口省份,盡管現在日子都比較難過,但低附加值、低成本擴張的外向型企業越多的地區,受到的沖擊無疑越大。去年企業倒閉最引人注意的是廣東,對這里的一些企業,人們有個生動的描述,“雇幾個人,租幾間房,再借點設備,就開工生產”,這種模式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困境中都難逃倒閉的命運。
廣東省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為了產業升級,在去年初就有“騰籠換鳥”的策略,不過市場的變化來得太快,沒有留給廣東從容調整的時間。相比之下,蘇南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進行得更早,盡管對外依存度也相當高,但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
“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我們這次‘冷’得更慢的關鍵因素。”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說,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較快,特別是集成電路、光伏、液晶、生物醫藥四個產業工業產值增幅接近50%,而傳統的冶金、石化、紡織等行業則從7月份以來增幅放緩。“如果不是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無錫市的GDP 增速難以達到現在的水平。”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難發現,在危機中仍然能夠平穩發展的企業和地區,是因為它們在危機未現之前,就意識到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重要性。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的深入,結構調整正在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分析,一個地區的產業升級大體上有兩種途徑,第一是招商引資,第二是自主創新。最好的辦法是兩條腿走路,但過去很多地方主要是靠招商引資,這反映了地方政府一種過于急躁的發展心態。
“自主創新是屬于內源型的一種產業升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對外部依賴性小,但是耗時長、見效慢。從這個角度說,金融危機在客觀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它會逼著地方政府和企業改變思維,苦練內功,慢慢打造出自己的區域品牌來。”丁力對記者說。
“要調整肯定有困難,但不調整肯定沒希望。”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原昆山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宣炳龍表示,結構調整“一個巴掌拍不響”,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推進。宣炳龍說:“決戰2009年,我們的政府和企業要拿出勇氣。”
“結構調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無錫市常務副市長徐?濾擔?絞瞧笠道?訓氖焙潁?揭?炎災鞔蔥碌幕鶘脹??裱?氖痙蹲饔萌菀妝黃笠到郵堋N尬?芯屯度氪罅孔式穡?睦???銥萍夾禿妥災髕放樸攀潑饗緣鈉笠搗⒄梗?乇鴯睦?笠凳凳┳災鞔蔥碌母腦臁?/p>
而企業家們也在這時看到了調整的機會。無錫豪普鈦業總經理呂楓說,自己的企業屬于高新技術類化工企業,市場活躍時,相關技術的引進成本很高,而現在市場暫時出現困難,國際技術交易的成本也在下降,因此企業要盡快拿出一部分資金再引進一套與原來設備配套的技術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形成企業需要的技術支撐。
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出口遭遇改革開放30年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而且,困難和挑戰并沒有隨著新年的鐘聲而遠去,相反正在加深,不確定性還在增加。在料峭的寒冬中,我們還看不到春的影子。
然而,在困境中,一些新生力量正在孕育、成長,他們在出口的“寒冬”中傲然面對冰雪。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新生力量的身上都有一個醒目的特征:結構調整。
產品結構調整篇——苦樂兩重天的啟示
就在東莞玩具業巨頭合俊集團破產,數千員工失業的新聞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之后不久,記者在廣東汕頭澄海區看到的玩具企業卻是另一番模樣,再次印證了那句話:“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
站在外砂橋——澄海玩具企業每天傍晚運貨外出的必經之路,記者看到,一小時內過橋的貨柜卡車共有58輛,大約每分鐘便有一輛貨柜卡車經過。當地人告訴記者,貨柜卡車運的貨就是去通關的。在美國金融危機的陰影下,這樣的場面并不多見。
來自汕頭海關的數據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澄海出口 額達7.17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其中,包括玩具禮品、塑料制品、游戲機和圣誕用品等在內的玩具出口額接近2.81億美元,增長率超過30%。
澄海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的一位負責人說:“實際出口額還不止如此。為節省成本,澄海大約有40%的玩具被運到深圳或廈通關。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澄海區的玩具企業經營在總體上仍是健康有序的。”在2008年秋季廣交會上,澄海產品(主要是玩具)的成交額達8775.35萬美元,微降0.04%,保持著平穩的態勢。
企業的紅火印證了上述數據。目前,澄海的玩具企業沒有出現倒閉和裁員的現象,個別企業甚至還有逆勢上升的勢頭。如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已獲證監會發審委批準通過,即將成為國內第一家以動漫玩具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澄海區委新聞秘書告訴記者:“別說裁員了,目前澄海不少企業還存在用工緊缺的問題,如廣東群興玩具實業有限公司至少還需要增加500名員工。” 記者在澄海蓮下鎮等地的工業區看到大量招工廣告,招聘條件都較為優厚。如肯迪隆塑膠制品廠招聘員工的條件中含提供食宿,且住宿環境幽雅舒適,設有夫妻房,設全勤獎、月獎、年終獎等。
同樣是生產玩具,為什么澄海的企業能夠力保不失陣地?當地業內人士解答了記者的疑惑。
首先,澄海玩具企業的發展模式很扎實。“扎”是指企業扎根當地,主要依靠本地民資民力。在澄海從事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王經理說:“澄海的玩具企業場地設備都是本地老板的,而東莞很多企業屬于外資,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實”則是說澄海民風純樸,企業經營踏實、不冒進、不浮夸,“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不急于求成”,使得企業承擔的風險較低。
其次,企業堅持創新和擁有自主品牌,不像加工貿易企業那樣過于依賴國際市場。近10年來,澄海的玩具企業主動加大研發投入,進行創新和建設自己的品牌。廣東群興玩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偉章說:“澄海的很多玩具企業都有自主品牌,大企業有研發能力,掌握了銷售的自主權,不會過于依賴某個地區的客戶。”比方說,奧飛公司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產品開發部。截至2008年,該公司已取得專利600多項,知識產權擁有量在國內同行中排名第一。
最后,澄海地方政府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區內設立有玩具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強力支持。為鼓勵動漫文化產業發展,澄海區還設立了專項扶持資金,預計2008年到2010年間將投入1800萬元人民幣。
正因為如此,即使面臨壓力,澄海的企業家們還是充滿信心。林偉章告訴記者,盡管廣交會業績不如去年,但群興以后的銷售額仍能保持增長,因為國內玩具產品物美價廉的優勢依然存在。“中國玩具再漲價40%,在全世界的生產型國家中價格也是最低的。只是以前價格太低,客戶一時難以接受而已。所以不用恐慌,現在暫不擴大投資,我們要保持穩步發展。”
大浪淘沙。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澄海企業和政府的努力顯示了自身的價值。然而遺憾的是,澄海這樣的典型畢竟不多。放眼全國,玩具企業以及其他行業的許多企業,仍以加工和模仿為生,技術創新不足,品牌建設滯后。
之所以是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在成本。汕頭大學商學院院長徐宗玲教授指出:“產品的升級和研發需要的資金不是小數目,所以很多企業不愿冒險,而愿意去模仿已經成型的產品。在玩具行業,就是把別人的產品拆開研究,然后改一下款式、大小和原料,雖然質量遠不如國外產品,但卻可以依靠價格低廉的優勢擠進市場。”市場繁榮的時候,企業總是有訂單可接,總是有生意可做,主動轉型的動力就不足。
另外,搞研發、做品牌比較辛苦,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愿意。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認為,有些人環境好的時候就開廠,環境不好了就做點別的事情,或者干脆不做。這些人的目的只是生存,“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企業家”。
因此,徐宗玲建議,政府必須引導和支持企業的轉型升級,尤其對有潛質的企業,要著重扶持。比如引導企業吸收先進的科技知識,引進高科技項目,改革金融體系等,特別是如果能把現存的地下金融合法化,再大力發展農村金融,那對企業轉型,調整產品結構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