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問廢電池處理:鉛殤何時休?
feijiu網資訊平臺: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永平村日前再次發生血鉛事件。當地村民認為附近電源公司已經造成了當地的水源污染。對此,業內也再次發問:鉛殤之下,中國鉛蓄電池業路在何方?
近些年,兒童血鉛中毒事件在我國此起彼伏。由于兒童群體的特殊性,對鉛的吸收、代謝和對鉛中毒性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各地鉛超標事件中受傷的總是最需要保護的兒童。據了解,高血鉛兒童的身高往往低于正常的兒童,并可能引發小兒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癥狀;兒童鉛中毒常伴有腹隱痛、便秘、貧血等癥狀,若血鉛等于或高于700微克/升時,可伴有昏迷、驚厥等鉛中毒腦病表現。
梳理近年各地血鉛事件可以發現,2009年我國重金屬污染案件12起,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2010年14起,其中9起為血鉛超標;2011年7起發展成為血鉛事故……
而類似發生在農村地區的血鉛事件,上演的幾乎都是同樣版本,即由村莊周邊的環境引發,最終以兒童血鉛超標的形式表現出來。與成因復雜的城市兒童鉛含量超標不同,中國鄉村血鉛事件的肇始原因基本都明確指向附近某個或某些特定涉鉛污染企業。
對于接踵而至的血鉛超標事件,環保部于2011年掀起肅鉛風暴,通過對鉛酸蓄電池業等高污染行業展開刮骨療傷式整治,期冀鉛殤事件、重金屬超標事件迎來下降拐點。
事實上,早在2011年5月18日,九部委就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開啟全國性的鉛蓄電池行業環保整頓序幕;到2012年4月,首批淘汰鉛蓄電池行業落后產能目標任務下達,2012~2014年共計淘汰鉛酸蓄電池落后產能8667.69萬kVA;2012年7月1日,由工信部聯合環保部共同制定的《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實施,對鉛蓄電池行業污染問題的整治逐步向縱深發展。
資料顯示,國內市場現存的鉛蓄電池生產企業近2000家,而整頓目標是要控制在300家左右。2013年,第一批通過準入審核的鉛蓄電池企業只有6家。2014年8月,工信部網站公告第二批符合《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雙登集團、金長興電源、豐江實業、南都能源科技、雄韜電源等7家企業入圍。目前,45家通過環保檢查的鉛蓄電池企業中,已有13家躋身合規之列。
但是,整治風暴之后,拐點未現,血鉛陰影并未遠離中國。據業內人士分析,鉛蓄電池的污染防治涉及到行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往往各個部門各管一段或交叉重復、責任不明,沒有牽頭部門總體謀劃和協調,所以,即便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但卻難以形成合力看到明顯效果。
有研究機構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鉛酸蓄電池在生產和回收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鉛煙、鉛塵及含鉛廢水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但事實上,鉛酸蓄電池產業并不必然帶來鉛污染,企業只要嚴格遵循國家環保規定,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的。
在國外,回收工作一般都由鉛蓄電池生產企業自行承擔,因為消費者必須把廢舊鉛蓄電池交到指定回收點。在瑞士和日本,每處理一噸廢電池,政府要補貼廢電池處理企業的資金約合人民幣5000元;而在韓國,電池廠家每生產一噸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用于支付回收者、處理者的費用,并指定專門的工廠進行處理;另有一些國家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征收環境治理稅或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進行減免稅等。
論是保證金還是征收環境治理稅,背后都需要企業付出巨額的投入。2008年,世界最大的鉛酸蓄電池企業——美國江森自控公司在浙江長興投資建設鉛酸蓄電池工廠,用于環保設備的一次性投入就達1000萬美元;而為了防止生產過程中的鉛粉、鉛塵外流,在其4.3萬平方米的大廠房內采用微負壓手段除塵一項,一年的電費開支就接近千萬元。
毋庸置疑,要保障鉛酸蓄電池工業的持續發展,重視鉛污染的防治和再生鉛的加工已經成為我國鉛酸蓄電池業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