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刀具要在高和專上下功夫
廉價的勞動力和雄厚的加工業基礎,使我國逐漸成為世界加工基地。而加工制造業的發展,也為刀具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特別是汽車工業、航空航天業的發展,對高性能刀具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對刀具也提出了高性能、高壽命、高可靠性和專用性的要求。
據有關資料,2004年我國共進口各類刀具產品約2.336萬件,比上年增加64%;進口刀具購置費高達 2.8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87%。這些數字說明,國產刀具還遠遠趕不上機床主機的發展,所以才造成目前"洋刀"暢銷的局面。我國刀具工業幾十年如一日的產品結構,在新的發展時期暴露出嚴重缺陷,拖了制造業現代化的后腿。
我國刀具企業和先進的跨國刀具企業相比,在資金、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在刀具精度、刀具材料、涂層方面都不如國外刀具,只有個別的刀具品種與國外產品質量相當,并且在價格上,國內刀具具有一定的優勢。而專家認為,我國具有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兩大優勢。
目前,我國刀具材料的資源得天獨厚。在人力資源方面,我國刀具工業幾十年來培養了一支素質良好的職工隊伍。但由于我國刀具企業長期生產千篇一律的標準產品,使這支隊伍的開發潛力和服務潛能白白地浪費了。這是十分可惜的。
目前,發達國家的現代刀具制造業,經過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兼并、重組和提高,呈現出高起點、大投入、規模化、國際化的特點和集中化趨勢。我國刀具企業與之相比,不論在產品開發能力、工藝開發能力、裝備開發能力和營銷服務水平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
我國刀具工業在近年的改革發展中,也開始注意根據自身條件,準確定位,選擇合理發展模式。很多大中型企業,都放棄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發展模式,開始呈現出各自的特色,但是特色產品和服務的比重還不夠大,轉型速度還不夠快。專家認為,我國刀具制造業應大力發展節約資源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改變產品檔次,爭取以質取勝,把信息技術嫁接到產品中,加快培養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加速高新技術的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