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入世對重機行業有好處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汪建業日前在談到入世對我國重機行業的影響時表示,入世對重機行業沒什么沖擊,只有好處。
汪建業介紹說,重型機械工業主要是為能源開發、原材料生產、交通運輸等國民經濟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提供技術裝備的產業,是國家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機工業主要分五個行業,即冶金機械制造、重型鍛壓機械制造、礦山機械制造、起重運輸機械制造和大型鑄鍛件制造。對煤炭、水利、電力、冶金、石油化工、建材、交通等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的生產和技術進步有著重大影響。
過去國外產品進口太多,一些國外重機企業以優惠條件進入我國,該占的市場已占了,使得國外產品大量拓展中國市場的空間已很校而國內重機企業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逐漸在競爭中增強了實力。加入WTO后,由于有不少國外企業看好中國市場,從而為我國中小重機企業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資、實施改造或并購打下了基礎,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提供了機遇。重機企業可利用這一良機,到國際上去開拓市嘗擴大出口、發展自己。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產千斤頂、手拉葫蘆等產品的出口可望增加。企業只要下功夫,一些大型冶金采礦設備和重機產品可望進軍澳大利亞、南非、東南亞市常可以說,加入WTO對重機行業來講不是沖擊而是契機。
汪建業在談到2002年重機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時分析說:今年重機產品市場發展預期良好,經濟效益仍呈持續增長趨勢。由于“十五”計劃啟動較早,目前技改項目訂貨已基本結束,預計2002年的重機市場的情況是:前三個季度,重機行業在國內將占領70%的市場,約占550億元,略多于上年同期水平。重機產品出口受美國經濟下滑和加入WTO后的不適應的影響,將比上年有所下降,個別產品還有可能遭受國外反傾銷。為此,重機企業應積極向外走,開展合資合作,優化企業結構,加快提升傳統產業,努力提高效益,留住人才,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