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中國汽配行業五年內將有大發展
上海跨國采購中心主辦的汽車零部件采購洽談會今天在上海汽車會展中心舉行。在隨后舉行的“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前景”主題研討會上,業內專家蔡以陽表示:中國汽配行業在五年內將有大發展。
去年全球金融危機對汽車業影響不小,但據蔡以陽調查,大部分國內汽配零件出口廠商出口北美業務都有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北美存量車市場基數很大,二手車市發達,對于維修部件方面的需求并沒有顯著的下降。”
但隨著巴西等南美國家類似行業的興起,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不再;同時質量標準的提高、認證的日趨復雜,也為企業出口制造了不小的非貿易壁壘,對于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外貿企業,競爭壓力不小。
蔡以陽說:“反觀國內市場,新車銷售方興未艾,在五年之后,隨著國內小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配行業將有極大發展,整個市場將達到二千億人民幣左右。”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馬丁·洛克斯多姆教授也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各大汽車巨頭都來到中國競爭市場份額,“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落實本土化策略、同中國本土的供應商構建穩固的合作關系,成為汽車業巨頭們進入中國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海瑞典貿易委員會代表勞建瑩則表示:作為采購方代表,希望中國的供應商能夠提供質量穩定的產品;同時,供應商也應當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據悉,為了幫助中國供應商提供相關素養,一個為期三年的供應商發展計劃已在策劃之中。
此次共有包括沃爾沃等七家國際知名采購商以及八十余家中國供貨商參加貿易洽談會,通過事先配對,采購商洽談比例達到一比十五以上,從而保證了洽談會效率更高,針對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