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4年,江西鐵路建設將“砸”進2140億元
2012年前我省規劃建設的16條鐵路干線和4條重點鐵路專用線已全面推進,未來4年,江西鐵路建設將“砸”進2140億元,平均每天投入近1.5億元。
本規劃在“十二五”開始建設的昌吉贛城際、武九客專、阜鷹汕鐵路前期工作已正式展開,今明兩年將陸續開工建設。
2008年,江西鐵路建設的目標還是“到2012年,江西鐵路營運里程達到3500公里”,如今,這一數字已調整為突破4000公里。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在中央推出4萬億元投資計劃后,我省沒有錯失這新一輪發展機遇。贛鄱大地,鐵路建設如火如荼。
“如果說新世紀伊始是江西高速公路發展的黃金期,8年奮戰,高速鐵路挺起了江西崛起的脊梁。那么,如今江西已進入高速鐵路發展的黃金期,我省將構筑起‘五縱五橫’路網骨架,挺起江西崛起的新脊梁。”交通專家如此評述。
鐵路建設,風潮涌起;江西經濟,千帆競發。江西鐵路能否從此牽引著江西經濟,共同駛向一個更為璀璨的“黃金發展期”?
平均一天建一公里!
鐵路建設速度前所未有
“這是江西鐵路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4月24日,談及江西當前蓬勃發展的鐵路建設,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負責人熊燕斌眼中閃過一絲激動。
記者好不容易才“逮”住他擠出一點時間接受采訪。“從現在到2012年,要新建1500余公里鐵路,平均每天超過一公里,只有超常工作,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他感嘆。
自2006年11月22日掛牌以來,短短兩年多時間,在省各部門通力合作下,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編制了全省鐵路網發展規劃,搭建了全省鐵路建設融資平臺,加快了同鐵道部共謀江西鐵路發展的合作架勢,制定了全省鐵路建設工作的行動綱領,開創了控股建設樟樹、新干鹽化基地、高安建筑陶瓷基地、萍鄉陶瓷產業基地及新余洋坊站擴能改造等4條鐵路專用線的發展模式。沒有超強度的工作,想完成這五件大事談何容易。
省領導對鐵路建設同樣投入前所未有的關注。僅去年,省領導關于鐵路建設工作的批示就有70多個,并與鐵道部領導進行了5次高層會晤。
各縣市對鐵路建設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抓緊一切時間、抓住一切機遇發展鐵路,拉動經濟。全省11個設區市相繼成立了鐵路建設協調機構。
積極的運作,讓江西鐵路建設空前的繁榮。繼去年銅九鐵路建成通車后,續建項目昌九城際、向莆鐵路、南昌樞紐西環線、京九電化(向塘以北)、峰福電化、武九電化和衡茶吉鐵路工程進展順利;今年,已新開工了贛韶鐵路,將力爭今明兩年新開工滬昆客專杭長段、合福鐵路、九景衢鐵路、皖贛鐵路擴能、贛龍鐵路擴能、昌吉贛城際鐵路、武九客專,并啟動阜鷹汕鐵路項目前期工作。鐵路實施項目之多、覆蓋面之廣,前期工作推進速度之快為我省歷史上前所未有。
建設鐵路的速度同樣前所未有的快。我省首條城際鐵路——昌九城際鐵路自開工來,全線路基已完成設計數量的93.42%,涵渠工程已全部完成,預計今年8月可實現鋪軌,明年6月正式投入運行,比原計劃提前5個月完工。昌九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易安鳴表示,當地政府、老百姓對建設鐵路非常支持,征地拆遷進度又好又快,到目前,全省沒有因征地拆遷工作不到位引發群眾上訪,快速推進了鐵路建設。
如此多的“前所未有”,在一些“老鐵路”人眼中,這是江西經濟發展的形勢所逼,鐵路已到了非加快建設不可的地步。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省鐵路運營里程大約為2500公里,每萬人擁有鐵路長度為0.55公里,低于全國0.6公里的平均水平,單位里程鐵路負荷更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5倍。鐵路運輸負荷繁重,路網規模不足,分布不均,密度較低,地方支、專線不暢,眾多縣城迄今仍處于鐵路盲區。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京九線、滬昆線兩大干線的運量已經處于飽和狀態,運能只能滿足運量的35%。鐵路運力不足已嚴重制約了江西經濟的發展。隨著我省工業的快速發展,所需的電煤、鋼鐵企業原料、有色冶金企業原料等大宗貨物運輸,都亟待鐵路建設來解決,以打通制約江西經濟發展的“瓶頸”。
“目前在建和擬建的16條鐵路干線和4條重點鐵路專用線一旦建成,必將成為我省人流、物流的傳輸動脈,同時打通我省通向沿海發達地區的便捷通道,對江西崛起無疑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時速超300公里!
江西進入高速鐵路時代
讓老百姓更為期待的是,我省規劃建設的16條鐵路干線,設計運行速度也超乎尋常。
“16條鐵路干線,除衡茶吉鐵路和贛韶鐵路設計時速在160公里預留200公里外,其他鐵路干線設計時速均將超過200公里,其中滬昆客專杭長段、武九客專、昌吉贛城際、合福鐵路等鐵路設計時速超過300公里。這意味著,到2012年,我省將進入高速鐵路時代。”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工程師寧斌向記者描繪未來高速鐵路的動人前景。
對我省影響最大的鐵路項目——滬昆客運專線杭州至長沙段,途經我省上饒、鷹潭、撫州、南昌、新余、宜春、萍鄉等7個設區市,線路全長900公里,在我省境內便有約540公里。該項目已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擬于5月初在北京召開可研審查會,將爭取今年第4季度開工。“這條鐵路設計時速超過300公里,一旦建成,我省便有通達長三角地區及長株潭城市群最為便捷的通道,同時通過銜接京廣客運專線和滬昆客運專線長沙至昆明段,可實現江西省與珠三角及西南地區的快速通達。”
昌吉贛城際鐵路的預可研方案編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開展勘察設計招標工作,力爭年底前具備開工條件。這條全長395公里的城際鐵路,均在我省境內,自南昌樞紐引出,經吉安至贛州。當這條設計時速超300公里的城際鐵路建成后,意味著南昌至贛州只要一個多小時。南昌與贛州兩大城市順利對接,將成為支撐我省經濟騰飛的雙翼。
力爭年內動工建設的合福鐵路,在我省境內里程約202公里,途經我省上饒市。該線為新建雙線電氣化鐵路,速度目標值為時速300公里以上。
全長131公里的昌九城際鐵路建成后,南昌到九江的時間將從現有的90分鐘縮短至40分鐘。該線可與規劃建設的九景衢鐵路、滬昆客運專線杭州至長沙段、皖贛鐵路復線改造和昌吉贛城際等共同形成鄱陽湖城鎮群城際快速客運網。
一條條規劃建設的高速鐵路,讓江西人充滿著渴盼,充滿著夢想。據了解,全省現由滬昆、京九兩條干線構成的主要鐵路,僅滬昆線速度目標值為時速200公里,京九線速度目標值為時速160公里,其余線路允許速度均在時速120公里及以下。許多人坐火車,都有“老牛拉破車”的感覺。從南昌坐火車到贛州,就得4個多小時,到一些偏遠縣市時間就更長了。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鐵路營運里程將達到6000公里,形成“五縱五橫”的路網骨架,從而徹底改變現有的京九、滬昆兩條干線構成的“十字形”路網骨架。
運行速度加快,鐵路密度提高,一幅嶄新的藍圖開始呈現在我們面前。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負責人熊燕斌說,到2012年,全省鐵路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南昌至各設區市運行時間均縮短至2小時內,到周邊主要省市城市只要1至4小時,進入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發達城市,也都不超過5個小時。“一票難求,一車難求”將成為歷史。
85%縣市將通鐵路!
牽引地方經濟提速的新引擎
到2012年,16條鐵路建成后,我省85%的縣市將通鐵路,婺源、南城、廣昌、會昌、寧都、尋烏等縣市,都將結束沒有鐵路通過的歷史。
“對婺源來說,通鐵路必將成為一個發展的里程碑。”婺源縣發改委主任賴興發對此興奮不已,“作為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婺源卻一直沒有鐵路。交通的閉塞,雖然讓婺源保留了原始的農村氣息,同時嚴重制約了婺源的發展。這次,我們一定會把握好機會,把婺源‘中國最美的鄉村’這個品牌推向全國!”
據了解,到2012年,婺源將有兩條鐵路通過縣城,分別是合福鐵路與九景衢鐵路。以后,北京游客到婺源來只需短短的4個小時。賴興發樂觀估計,預計在2013年,到婺源來的游客會達到1000萬人次,僅門票收入就能達到2億多元,綜合性收入將比現在翻三番。
為迎接鐵路的到來,婺源縣做了大量細致的前期工作。針對鐵路線路的走向、火車站的選址、站前廣場的規劃都進行了詳細地研究與論證。幾年后,一個富有婺源特色的火車站,將以完善的車站服務設施和便捷的車站交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
南城,這個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縣城,未來將一躍成為3條鐵路交會的樞紐點,吉安至武夷山鐵路將在南城與向莆鐵路和阜鷹汕鐵路接軌。對未來的交通樞紐,南城人充滿著期待。“幾十年前的鷹潭,只是一個小地方,就是因為鐵路,使它成為江西重要的設區市。希望南城也能充分利用鐵路樞紐的優勢,大力發展經濟。”南城縣政府一名負責人如此說。
贛州是新一輪鐵路建設的最大受益者。根據新的路網規劃,至2020年贛州規劃建設的鐵路項目主要有贛韶鐵路、贛龍鐵路擴能、京九鐵路電氣化改造、贛州至井岡山鐵路、昌吉贛城際、阜鷹汕鐵路,贛州將形成“井”字形的鐵路網絡架構,全市的鐵路里程將達900多公里。“鐵路建設的迅速發展,為贛州大手筆構建現代化特大城市奠定基礎。目前贛州已制定出全國設區市首張中心城區鐵路規劃圖,我們還期待著規劃建設一座贛州大型鐵路客運站,以更好地發揮贛州綜合交通樞紐的作用。”一名贛州市民告訴記者。
“新一輪鐵路建設,必將成為牽引我省地方經濟提速的新引擎。”華東交通大學查偉雄教授認為,我省現有的“十”字形路網骨架,令省內路網承擔著繁重的過境運輸任務,過境客、貨運量占了境內運輸負荷的60%以上,使主要線路能力利用率趨于飽和。新路網骨架構建后,將有力地緩解現有鐵路運輸壓力、減少運輸成本、促進當地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加快資源的流通,從而對我省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創新多種融資模式!
巧解千億元鐵路投資難題
一年一度的江西(香港)招商引資活動周5月即將在香港舉行,對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可錯失的融資機會。
“創新招商引資平臺,爭取在股權轉讓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對江西(香港)招商周充滿著期待。在去年5月江西(香港)招商引資活動中,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與福建莆田市三江石化實業有限公司就江西鹽化工業產業基地鐵路專用線建設項目達成合作框架協議,“三江公司”對該項目投資3.5億元人民幣。這一模式,突破了國內相關合資鐵路由單純依靠政府資金和銀行貸款的融資方式,向融資渠道多元化邁出了新的步伐。
鐵路建設投資大、周期長,只有獲取足夠的資金支持,鐵路建設才能快速順利推進。不創新融資模式,2140億元資金從哪來?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是第一步。經多方協調,為支持老區建設,鐵道部同意從今年起,省部合作建設的鐵路項目我省只承擔征地拆遷費用,這在全國絕無僅有。根據相關協議,2140億元的總投資中,鐵道部將出資1744億元,占總投資的81.5%。即使如此,剩余的396億元對經濟基礎相對較弱的我省來說,也是一筆巨額資金,籌資頗為不易。
壓力面前,我省開始出招,支持和鼓勵保險、信托、大型企業等機構投資者以及民間資本和外資出資修建鐵路,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鐵路建設,以破解鐵路建設融資難題。
我省創新了股權質押融資模式,在昌九城際鐵路項目建設上,采取股權質押及借款人“償債資金專戶”受益權質押等方式,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政策性貸款。從2006年9月始,我省相關部門主動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政策性貸款,歷經兩年艱苦努力,國家開發銀行終于去年5月15日正式向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發放10億元政策性貸款,用于昌九城際鐵路的建設資本金。這也是我省合資鐵路首次成功申請政策性貸款。
鐵路建設稅費返還政策則是我省為籌集鐵路建設資金而推出的另一項融資新政。經省政府同意,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地稅局聯合發出了“關于我省鐵路建設項目有關稅費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在鐵路建設期內,沿線設區市按照各自境內鐵路項目建設總投資的3.5%的比率籌措資本金,作為各有關市縣投資,專項用于我省鐵路建設。
我省還在土地資產收益上大做文章,用沿線設區市土地資產援建鐵路。根據安排,由鐵路沿線市縣合理提供鐵路站場周邊及沿線土地作為資產注入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由鐵路集團公司負責建設和開發,所得土地資產收益用于我省鐵路建設。
發行金融信托產品也是重要融資手段。據介紹,省地方鐵路建設集團公司已經和江西國際信托公司簽署了《鐵路建設信托融資協議》,計劃發行10億元,目前已發行8億元。另外,我省鐵路建設資金籌措還將發揮省投資集團公司、省高速公路投資發展集團公司、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公司等單位的融資優勢。
以股權改革為重點的市場化運作,無疑更是重中之重的融資手段。在今年3月召開的我省鐵路建設資金籌措專題協調會上,我省已明確提出“要瞄準需要鐵路運力的大型企業轉讓股權,要瞄準進入我省開發資源、開拓市場的重要客商轉讓股權,要瞄準國內外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轉讓股權,力爭三年內再轉讓20%~30%的地方鐵路股權”。目前,大唐國際公司已確定出資20億元,建設向莆鐵路。
“我們面對的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盡管壓力很大,但我們將用尊嚴和勇氣去完成這一艱巨的歷史使命。我們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有全省人民的支持,我們一定能打贏加快鐵路建設這場攻堅戰。”熊燕斌對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