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外經貿政策的重點從WTO轉向了自由貿易區
世界貿易組織(WTO)作用有所降低,各國積極在其之外建立區域性貿易安排的潮流方興未艾。中國亦不例外。據商務部網站消息,中國等六個《亞太貿易協定》成員國,在2月底于曼谷舉行的常委會上,就第四輪關稅減讓舉行了第三次雙邊磋商。這是中國在建設和深化自由貿易區方面的最新一步。
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200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秮喬Q易協定》是中國已簽訂的七個自由貿易協定之一。其他六個自由貿易區是:內地與港澳、中國-東盟、中國-巴基斯坦、中國-智利、中國-新西蘭、中國-新加坡。
自2003年起,中國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除目前已建立的七個自由貿易區外,還有七個即將建立、兩個正在先期準備中、一個處于計劃階段———中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卡塔爾和巴林六國)、哥斯達黎加、澳大利亞、冰島、挪威和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的自貿談判正在進行中,與秘魯的談判已經結束;中國與印度的自貿區聯合研究已經完成,與韓國的聯合研究仍在進行中。
在世界范圍內,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也已經成為新潮流。尤其是在WTO多哈回合談判屢屢受挫的情況下,很多國家都把經貿政策的重點從WTO轉向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