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焊接產業:未來之路將走向何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焊接業已經完成了其自身的蛻變。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過程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但它確確實實地發生在過去的某個時段。我們現今面對著這樣一個事實:焊接已經從一種傳統的熱加工工藝發展到了集結構、力學、電子等多門類科學為一體的綜合工程學科。而且,隨著相關學科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不斷有新的知識融合在焊接之中。在加入WTO后,作為全球經濟活力最強的國家,我國焊接工業的發展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目前我國焊接工藝的現狀如何、發展趨勢如何,以及如何有效地把握機會、迎接挑戰等問題,一直吸引著五金焊接工具界的眼球,是目前國內外焊接同行們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焊接行業的基本情況
我國焊接行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壯大,目前已形成一批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可以基本滿足國民經濟的需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企業與產品結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原有的1500家電焊機專業和兼業制造廠、輔機具制造廠中, 停產、半停產、轉產以及資產重組的約占50%;一批電焊機制造的新興企業“異軍突起”,部分合資和民營企業的業績尤為突出。目前,電焊機行業各類企業的總數仍保持在900家左右,其中:原機械部定點企業38家,設有焊接設備專業的大專院校35個,與焊接設備有關的各部委和地方所屬設計研究院(所)30余個,以及設有焊接專業的中等專業學校10余個。
二、焊接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1、企業狀況
從對有代表性的近百家企業長期調查情況看,電焊機行業總體經濟運行良好,生產、銷售和經濟效益呈逐年上升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焊機產業從原先的計劃經濟體制,改變成現在的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電焊機的生產從過去主要由國營企業唱主角,轉變到如今以合資企業、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體。國有企業原有機械部定點電焊機生產廠家38個,已有一半企業處于破產、倒閉停產狀態,有些企業成功轉制,如南通三九焊接設備有限公司、無錫威華電焊機有限公司、北京電焊機廠、北京東升電焊機廠;合資企業憑借良好的品牌、成熟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營理念和雄厚的資金等優勢,在行業中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并呈逐年上升趨勢,以三大合資企業(唐山松下產業機器有限公司、牡丹江歐地希焊接機有限公司、順德三社電機有限公司)為例,2001年工業總產值4.2億元,銷售收入3.9億元,分別占92家企業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的24.3%和25.2%;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成立時間短、經營機制靈活,發展速度很快,有些成為知名度較高的企業,產值上億元,但民營企業中良莠不齊現象明顯。
2、產品和產量情況
目前電焊機有22個大類45個系列,500多個品種,1000多個規格。從1999-2001年調查情況看,電焊機產量逐年有較大增幅。1999年總產量約15萬臺, 2000年約18萬臺,增長21%,2001年比2000年增長67%,2001年達到30萬臺,其中交流弧焊機約19萬臺,直流弧焊機約4.6萬臺,自動、半自動(包括MIG、MAG、TIG、CO2和埋弧焊機)約4.7萬臺,電阻焊機約8.6千臺、特種焊機及專用、成套設備約1萬臺。
3、進出口和市場銷售情況
進口焊接設備主要品種是中高檔的自動和半自動電弧焊機、電阻焊機、特種焊機和專用成套設備,近幾年來,我國進口焊接設備有增無減。2001年進口焊接設備總額2.43億美元,約占國內40%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我國焊接設備出口創匯有較大增幅,部分產品有一定競爭力,主要出口到美國、日本、香港、泰國、韓國、越南、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敘利亞等國家,2001年我國出口各類電焊機48699臺,出口額?萬美元。從出口焊機構成比情況看,高效節能的逆變式弧焊機、自動、半自動氣體保護焊機出口量逐年增長,而交流焊機的出口創匯額也穩中有升。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及加入WTO以后,企業加強產品結構調整、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使電焊機市場銷售有如下特點:⑴隨著技術成熟和產品質量提高,一些性能優異、高效節能的焊接設備所占市場份額有很大提高,如MIG/MAG焊機、逆變焊機;⑵多種技術組合的多用途、多功能、智能化的專用設備、大型成套設備和生產線越來越受到用戶歡迎,市場需求也日益擴大,由此產生一批專用焊機、特種焊機、大型輔機具及焊接生產線的生產廠家;⑶由于競爭激烈,大打價格戰,使企業千方百計降低成本,縮小利潤空間。
4、存在問題
焊機品牌高度分散、集中度低。全國品牌900多個,但市場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全國性品牌不多;企業產品研發能力低。目前在研發能力和投入上占優勢的是既有品牌優勢,又有市場份額的合資企業,其次是原來行業內的定點企業,大部分民營企業幾乎沒有研發能力;質保體系和質檢手段落后,無法真正保障產品質量。目前全國900家左右企業,已取得質量體系認證的只有40多家,有些企業還停留在手工作坊和組裝加工階段或停留在簡單的指數檢測階段,所以2000年國內產品抽查結果,產品綜合評定合格率只有74.2%;
企業間缺少溝通,缺少戰略聯盟,缺乏學習和創新。電焊機市場空間不大卻廠家眾多,不同企業有不同運作方式和思路,因為自身資源有限而缺乏發展能力,如何做到各有分工,又資源共享,如何不斷學習,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以及形成戰略聯盟來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全球化競爭能力,是今后發展的需要;市場競爭手段單一,市場秩序混亂。一是市場上無更多的強勢品牌,無品牌競爭;二是各廠家未與商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無通路之爭;三是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數屬于通用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差異程度低,無產品差異化的市場運作和技術之爭;價格成為單一競爭手段,低價格市場運應該是企業形成規?;a后形成成本優勢且能保證產品質量,而大多數企業無品牌優勢、無較高的市場占有率、無規模化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只能偷工減料,所以出現以次充好,不同品牌同一價格競爭現象。
電焊行業存在的問題,使行業不能飽嘗宏觀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經濟過熱或過冷時期更加大風險的存在。
三、我國焊接產業的發展趨勢
未來我國焊接產業的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發展高效、自動化、智能型、節能、環保型的焊接,并適應21世紀新型工程材料發展的趨勢的焊接工藝、設備和耗材。”
目前我國的焊接自動化率只有20%左右,國家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逐漸在各個行業推廣氣體保護焊,取代手工電弧焊,現已初見成效??梢灶A計在21世紀的前10年,我國的焊接技術仍然是在傳統的框架內繼續增長與改進,智能型焊接也會在特定領域適當發展。
可喜的是我國很多部門和單位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造船系統已經率先提出,到2005年船廠的焊接高效率要達到80%以上,其中二氧化碳焊接應用率達到55%,焊接機械化率、自動化率要達到70%左右。
焊接一直是高污染的行業之一,改善焊工的工作條件,減少煙塵已經成為焊接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科學的發展,低成本激光發生器的出現,必然會使激光焊等高效、高質量的潔凈焊接技術日益普及,和電子束焊、等離子焊等高能束焊接一起進入普普通通的加工制造企業中。
四、焊接產業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近10年來,國外焊接巨頭紛紛在國內設廠,并加大在中國投資的力度,對國內的焊接民族產業造成很大的沖擊,比如唐山松下就已經占有了中國氣保護焊機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許多內資企業由于體制、技術和資金等原因紛紛走入困境。國內焊接行業為了生存和壯大,必須抓緊時機,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通過資產重組構筑一兩個具有很強核心競爭力,集焊材、焊機和焊接工程于一體,產品分類齊全,實力雄厚的民族焊接產業旗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焊接產業整體進入國際市場。
我國在創新性研究方面做得還相差很遠,較多的是跟蹤性研究。中國的焊接產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有關工藝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尤其是創新性研究,發展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國產產品的品質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在細節上仍然有差距,尤其是高端市場,基本是進口產品的天下,國產產品只能在低端市場與進口產品競爭。大部分的特種產品國內基本上不能批量秤或在品質上相差很遠。今年西氣東輸選用的美國的自保護藥芯焊絲每公斤的售價達到60元左右,已經接近氣保護不銹鋼藥芯焊絲的售價,其根源在于國內沒有相應的產品與之競爭。因此,國內企業必須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完善產品系列,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打入國際市場。
五、結語:
專家預計至2020年,焊接仍將是金屬和其他工程材料連接的優選方法。美國工業界將依靠其在連接技術、產品設計、制造能力和全球競爭力方面的領先優勢,成為這些性價比高、性能優越產品的世界主導。
由此不難看出:焊接在未來的工業經濟中不僅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而且還將對產品質量、企業的制造能力及其競爭力產生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