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吹塑設備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吹塑制品,如中空容器、薄膜等越來越多地代替玻璃或者金屬包裝,應用於食品、工業品、家庭日用品、藥品等領域。目前國內吹塑設備基本上可以滿足這些需求,但同時,不少企業也看到自身與發達國家產品之間的差距,紛紛表示要走研發之路,增強競爭力。
多層共擠技術是目前最重要和最有發展前景的中空塑料制品生產技術,它的發展改變了塑料中空容器的功能和產品結構,適應了市場需求。陜西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塑機廠開發的六層塑料油箱專用設備――SCJC500×6多層共擠中空吹塑機,打破了外國產品在國內這一領域的壟斷局面。該機采用新技術,實現了100點壁厚控制,確保容器壁厚均勻。該公司西南地區業務經理范光表示,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塑料油箱代替鐵皮油箱,多層代替單層塑料油箱已勢在必行。以塑料代替玻璃的潛力也非常巨大。衡陽華意機械有限公司經理孟自華對塑料復合瓶替代玻璃瓶用於啤酒的包裝這一市場較為看好。他指出,塑料啤酒瓶在國外已經成功應用,但由於成本較高,運用還不多;但是隨著各企業對其阻隔性能研究的加強,很有可能成為理想的啤酒包裝容器,并且這一需求將帶動多層共擠中空吹塑成型機的發展。
在市場相對飽和的狀態下,如何進一步爭取利潤空間,是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廣州市同大康力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杜鳳兵強調,企業要發展,必須走研發之路,創造差異化產品。
“三合一”塑料瓶液體包裝系統,是該公司引以為豪的“作品”。該系統實現了吹制、灌裝、熱封、修邊在同一臺機器上完成,適用於口服液、針劑、眼藥水、液體食品等的包裝。杜鳳兵經理感慨地說:“目前市場環境對於新產品研發者尚缺乏完善的保護機制,給予某些企業竊取他人技術的機會。但是,這些靠簡單復制他人產品的企業缺乏持續的競爭力,無成本差異化,不可能長期生存。”
廣東金明塑膠設備有限公司廣州辦事處經理馬丹潔用形象的比喻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檔次像三角形,而利潤像倒三角形。因此,金明公司將外國企業看作是競爭對手,目標定位是高端市場。其現有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已經能生產9層薄膜吹塑設備。馬丹潔經理不僅對其公司的前景有信心,對中國吹塑設備的發展速度也感到欣慰。她認為,盡管目前國內整體制造水平比國外落後10年~20年,但并非需要同樣長的時間才能趕上。行業的落後歸根結底是由於國民素質的落後。國外企業的質量意識很強烈,標準高,非常注重細節。例如,她見過一個德國的銷售主管即使對於一個下料漏斗都擦得非常乾凈。國內企業須從點滴做起,一步一步地改善,要靠管理系統去規范、推動企業全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