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分化鋁價延續弱勢
我國鋁企業面臨的困境仍然較大,鋁價在這種格局下難改弱勢。倫鋁經歷了大幅度回調之后,短期將在60日線1975美元附近尋找支撐。
QE3利好逐步淡去,IMF下調全球經濟以及中國經濟增速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加之西班牙評級遭遇下調再度將歐債問題放大,倫鋁近期延續跌勢。國內市場同樣也延續疲弱的態勢。后期中國將公布三季度相關經濟數據,短期將引領市場的投資情緒。此外,在中國龐大的庫存壓力下,鋁價面臨進一步走弱的風險。
滬倫鋁分化嚴重
對于外圍市場的鋁價,近期金融屬性的彈性出現了明顯的抬頭。不管是QE3的釋放致使倫鋁一個月內從1830美元上沖至2200美元附近,還是對全球經濟的擔憂導致倫鋁在三周左右的時間又從2200美元附近回落至2000美元下方。這一起一落之間,使得鋁價波動幅度甚至超過了銅,而在這期間,外圍市場鋁需求并沒有出現大的改善。盡管前期外圍主要幾大鋁企業相繼出現了一些減產或停產的跡象,但是這些利好不足以抵消經濟下行所造成的終端需求低迷。金融屬性主導了這一輪鋁價走勢。
反觀國內市場,在地方政府的庇佑下,中部以及西南地區虧損的鋁企業并沒有采取停產的措施,反而在保經濟增長的壓力下,各地鋁企業還受到了電價補貼以及稅收優惠等鼓勵措施。盡管8月份我國電解鋁產量創下175萬噸的歷史高位,但是隨著后期西北地區低成本的新增產能投放,電解鋁產量仍將繼續保持在高位甚至再創新高。十一長假前期,下游部分企業曾反映訂單出現了一定的好轉。但在長假期間,加工企業普遍停止了相關的生產活動,電解鋁消費近乎停滯。節后,在鋁價穩步回落以及庫存量走高的情況下,下游采購趨于謹慎,鋁市場基本面情況不容樂觀,鋁價走弱亦在預料之中。
庫存仍有望進一步走高
“銀十”的旺季消費明顯要落后于“金九”,這一點從節后下游反饋的消息窺得一斑。從庫存直觀的表現來看,十一期間,我國現貨庫存總量從88.9萬噸增長至96.3萬噸,已經逼近百萬大關。去年同期,實際鋁庫存從29.8萬噸增至36.4萬噸。從庫存的絕對量和增量水平都反映出當前我國現貨市場的巨大壓力。從后期的動態推測來看,“旺季不旺”結束加上電解鋁產能向產量的轉化,供應過剩的壓力進一步凸顯。
庫存量的增長,愈發讓下游采購的選擇余地加大,按需采購以及根據未來訂單謹慎購貨或將成為加工企業的主要方式,現貨市場的貼水局面難以改變。
鋁價回歸至成本支撐
這一波鋁價的回調,讓我國電解鋁企業相繼步入虧損。目前國內氧化鋁的價格維持在2600元/噸,預備陽極回落至3350元/噸,電力成本補貼之后的平均價格在0.5—0.52元/度,綜合來看,目前國內主要產地的電解鋁生產成本在15700元/噸左右,國內市場噸鋁虧損幅度在350—390元/噸。結合鋁市基本面來看,鋁價進一步走弱的可能性仍較大。但是鋁市場的走弱必然面臨著成本的抵抗,具體表現為冶煉企業以及貿易商的惜售情緒。特別是當鋁市場的虧損幅度超過500元/噸時,鋁企業的生產經營困境將會引發部分停產,從而給予基本面支持。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鋁價下跌不會一蹴而就,中間必然伴隨著反復振蕩,但成本的支撐不是改變基本面的根本力量。
綜上所訴,筆者對后期滬鋁的表現略顯悲觀,在整體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鋁企業一方面要承受增加產量保經濟增長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在和虧損做斗爭。我國鋁企業面臨的困境仍然較大,鋁價在這種格局下難改弱勢,預計滬鋁主力合約在15200—15500元/噸區間運行。倫鋁經歷了大幅度的回調之后,短期將會在60日線1975美元附近尋找支撐,后續預計將維持在1900—2000美元/噸區間弱勢盤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