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加息預期升溫,或延續跌勢
11月份以來,美元走勢強勁,觸及近八個月高位,使大宗商品價格承壓,倫滬銅期價均大幅走跌。近期,美國經濟延續復蘇,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制造業和房地產市場延續溫和增長,市場對聯儲12月加息預期不斷升溫,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壓制;中國經濟增長及需求仍令市場存疑,悲觀情緒揮之不去;供需基本面未有亮點,下游消費疲軟難以支撐銅價。我們預計在加息預期下,滬銅將延續跌勢。具體內容如下:
一、美國經濟延續復蘇,12月加息預期不斷升溫
11月18日發布的FOMC會議紀要坐實加息預期,顯示支持12月升息的決策者占多數,但也對美國經濟長期前景可能有永久性轉弱的跡象展開了爭論。會議紀要公布后,利率期貨價格顯示市場認為美聯儲12月加息的概率已由64%上升至72%。11月24日凌晨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耶倫在周一發布的回信中表示,就業和通脹繼續增長將為加息提供理由,首次加息之后的路途將是循序漸進的。12月加息預期持續升溫。
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維穩,顯示美國經濟延續復蘇,而勞動力市場尤為強勁。美國11月14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0.5萬,至27.1萬,符合預期,前值為27.6萬。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已連續第37周低于30萬人,為40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延續復蘇態勢。
美國10月14日-11月14日的初請失業金人數四周均值上升0.3萬,至27.075萬,仍接近42年最低水平,且已連續32周低于30萬,持續的時間長度異乎尋常,再次印證就業穩定增長的態勢。此次初請失業金報告所涵蓋的時間與美國11月非農就業報告所涵蓋的時間有所重疊,市場普遍預計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數至少增加20萬,這將給美聯儲(FED)在12月15日-16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加息帶來信心。
制造業市場數據顯示,美國11月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為52.6,不及預期54,前值54.1,但產出分項表現依然穩固。美國11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下跌,為2013年10月來最低且低于預估。數據顯示,美國內需基本維穩,全球經濟疲軟和美元走強對工廠訂單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房地產市場來看,美國10月成屋銷售為536萬,不及預期543萬,前值555萬。美國10月成屋銷售數據下滑超過預估,其中房價攀升最快的地區銷售下降也最為嚴重,但維持在年內均線上方,同時也逼近8年內的紀錄最好表現。整體房產市場依然穩固。
總體來看,美國經濟延續復蘇,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制造業和房地產市場延續溫和增長,市場對聯儲12月加息預期不斷升溫,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壓制。
二、國內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市場擔憂情緒揮之不去
近期公布的國內經濟數據疲軟依舊,10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5.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6.9%。1-10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6.0%。
2015年1-10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447,425億元,同比增10.2%,與預期一致。這個增速較發改委定下的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15.0%低4.8個百分點。若單以10月計,同比增速為9.5%,較9月份的6.8%增速有所提高。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較1-9月增速跌0.6個百分點至2.0%,顯示增速下跌壓力仍大。施工項目投資增速及新開工項目增速為5.3%及4.1%,分別較1-9月提高0.8 及提高1.3個百分點,反映新開工項目動力維持正面。
此前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以美元計價出口降幅擴大,進口降幅收窄,雙雙不及預期。10月份,出口下降6.9%,連續第四個月下滑,降幅較上月擴大;進口下降18.8%,連續第12個月下滑,降幅收窄;貿易順差616億美元。按美元計,中國1-10月出口同比-2.5%,進口同比-15.7%,貿易順差4859億美元。中國央行在過去一年6次降息后、并貶值人民幣后,中國經濟依然受到海外經濟的負面影響,進出口數據表現不佳令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擔憂增加。
房地產市場方面,國家統計局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這70個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有33個,較9月增加了12個。這意味著,自今年2月起,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數量持續減少7個月后再次上升。10月23日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共三次在不同場合談到房地產,并傳遞出“去庫存”的明確信號。而高層在此之前公開提及房地產,是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據了解,未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定向寬松是大概率事件,有關部委已經做好政策儲備,預計年底前進一步出臺放松乃至刺激樓市的政策。
總體來看,國內經濟疲弱依舊,中國經濟增長及需求令市場存疑,悲觀情緒揮之不去。
三、供需基本面
1.WBMS:2015年1~9月全球銅市供應過剩37.7萬噸
11月18日消息,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9月全球銅市供應過剩37.7萬噸,2014年全年供應過剩29.8萬噸。庫存下降,較2014年12月底庫存高近12萬噸。
2015年1-9月全球銅礦產量為1418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3.0%。全球精煉銅產量增至1710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上升1.2%。中國及印度增產幅度較大,分別達到7萬噸和3.6萬噸。2015年1-9月全球銅消費量為1668.2萬噸,上年同期為1682.7萬噸。1-9月中國表觀需求下降6.7萬噸至810.8萬噸,占全球需求的49%。2015年9月,全球精煉銅產量為194.53萬噸,消費量為186.2萬 噸。
2.中國10月精煉銅產量連增第三個月,創四個月最高
盡管國內一些冶煉廠在10月份停產檢修且國內需求遲滯,但中國10月精煉銅產量仍較前月增加1.9%,產量連增第三個月并觸及四個月高點。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10月精煉銅產量達到693,180噸,高于9月的680,235噸。10月精煉銅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0.6%。2015年前10個月,中國精煉銅產量增加6.8%至645.6萬噸。一些大型冶煉企業二季度和夏季完成檢修后,中國月度精煉銅產量出現逐月增加的現象。銅精礦的加工精煉費(TC/RCs)穩定,也使得一些冶煉廠維持高產出。
3.海關總署:中國10月進口銅和銅材42萬噸 同比增5%
中國海關總署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進口銅和銅材420,000噸,同比增加5%,而環比為減少8.7%。1-10月,中國累計進口銅和銅材3,820,000噸,同比下滑4.2%。數據還顯示,中國10月進口銅精礦 1,050,000噸,環比下滑13.2%,同比則增加9.4%,1-10月,中國累計進口銅精礦10,380,000噸,同比增加9.4%。此前我們提到過,中國9月銅進口量意外上升,主要由于市場炒作國內上游冶煉廠減產,部分下游企業增加進口,下游需求量并未出現實質性好轉,10月份銅精礦進口量環比走低符合我們預期。
4.下游行業需求疲軟,難以提供支撐
下游行業銅需求疲軟。主要終端用銅產業的產量延續了下滑的趨勢,其中電力電纜產量、空調產量下降。僅國家電網投資出現加速投資跡象。10月電線電纜企業開工率環比微幅上升1%至78.74%,進入11月線纜企業交貨訂單有限,開工率較難繼續回升,僅能勉強維持10月水平。進入11月之后,天氣變冷外部施工環境惡化,加上電網后續招標緊急交貨量預計有限,整體銅電力方面需
求或將逐步走淡。
四、技術面分析
從滬銅主力CU1601合約日K線圖來看,近期期價延續偏空走勢,上方受均線組合壓制強烈,走跌至35000元整數關口之下,MACD顯示下跌動能有所增加,預計短期內或將下探前期低點。綜合來看,在需求低迷不改,國內經濟低速增長的情況下,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不斷升溫,令銅價雪上加霜。我們預計銅價仍有有進一步下跌空間,建議投資者盈利空單繼續持有,未入場者反
彈沽空操作為主,關注均線下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