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銅“保稅區一日游”
一輛長十五六米的掛車緩緩駛出大門,數千平方米的露天堆場上,一捆捆暴露在陽光下的電解銅,暗綠中泛著金黃的光。
捷開依洋山保稅倉庫是2013年年底建造完工并投入使用的,GKE新加坡是LME指定的期貨交割倉庫,由全球大宗商品業務巨頭路易達孚控股。
“早上從外高橋(600648,股吧)拉一車過來,現在從洋山再拉一車回去。”司機張智宏很疑惑,他從八十公里外的外高橋保稅區運一車重達50噸的電解銅到洋山港保稅區滴水湖附近,下午又從洋山港把同樣重的電解銅運回外高橋保稅區。
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入關才需繳納關稅。
瀕臨長江入海口的外高橋保稅區,是全國15個保稅區中經濟總量最大的保稅區。而2005年成立的洋山保稅港區是中國第一個保稅港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就坐落于洋山保稅港區的滴水湖邊。
“每天拉銅進倉庫的貨車有二十多輛。”GKE(捷開依)洋山保稅倉庫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但并不清楚倉庫內有多少庫存。中國證券報記者目測,GKE的露天堆場幾乎有四分之三被電解銅占據。
張智宏說,他一天兩趟,來回都運銅,運費四十多元一噸,一趟兩千元,這樣來回在兩地倉庫運銅已有數月。有時也會出現從洋山港放空回外高橋的情況,一趟耗油大概三四百元。
據記者了解,一直以來,深圳保稅區存在“保稅區一日游”業務,但因虛假貿易而備受打擊。這種在外高橋保稅區、洋山保稅港區之間“一日游”的現象,究竟又是什么原因?
據統計,每年通過上海口岸進口的銅有200多萬噸,占全國進口量的70%左右。保稅區里大宗商品享有“免征、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是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運作機制最便捷、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之一。目前荷蘭世天威、瑞士帕科里尼(Pacorini Metals)等國際知名倉儲物流巨頭,均已進入上海的保稅區。
對于上述保稅區間的“一日游”現象,一位不愿具名的國有金屬貿易商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由于受青島融資騙貸事件影響,上海的融資銅業務被連累受阻,一些貿易企業儲藏在外高橋的電解銅,必須轉移至GKE或者世天威等仍被外資銀行認可倉單的倉儲商的倉庫中,否則融資銅業務就難以進行。
與捷開依洋山倉庫相隔兩條馬路就是世天威的倉庫,其規模與捷開依相差不大。中國證券報記者目測發現,世天威的露天堆場已經水泄不通,從顏色來看,堆積在世天威倉庫中的電解銅銅銹的翠綠色更為黯沉。另外,在堆場中間還可以看到少部分鋁錠。
據上述金屬貿易商人士透露,世天威在洋山港的倉庫已經被堆滿,但在外高橋的倉庫可能還沒有被堆滿,GKE的一些客戶儲藏在洋山港的銅,只能轉移至世天威等公司在外高橋的倉庫,“來來回回進出保稅區,都需要到海關備案,但不會被用作進出口數據統計”。
這種區內流動,意味著融資銅業務仍在進行,只是更加繁瑣,效率也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