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國家級自主創新型裝備制造基地
從1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傳出信息,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空港的上海臨港新城經過5年開發建設,正在向國家級自主創新型裝備制造業基地的目標推進。民用航空配套、乘用車整車、船舶關鍵件、海洋工程設備等五大裝備產業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據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5年前開始啟動開發的上海臨港新城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新一輪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上海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載體。其產業發展目標是建成國家級自主創新型裝備工業基地,實現上海在若干裝備制造業關鍵領域的重大突破,力求打破發達國家在事關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領域的技術壟斷和設備壟斷。
據了解,臨港新城通過聯合大集團、引進大項目、建設大基地的方式,積極引進一大批龍頭性、總成式、整機型的先進裝備制造項目。上汽集團在此建成的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整車及發動機基地已經投產,到2010年形成5個生產平臺、30款車型的規模;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船用柴油機生產基地等一批船舶關鍵件制造項目也在此集聚;上海民用航空產業配套基地也將落戶于此,首批啟動項目為航空發動機項目,由中航工業集團和上海市為主出資組建中國商用飛機發動機公司,注冊資本60億元。此外,在發電及輸變電設備制造、海洋工程設備制造和工程機械制造等領域,也建成并投產了一大批優勢項目。
據臨港新城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透露,臨港新城還將依托深水港壯大物流產業,加快建設保稅和非保稅物流倉庫,突出港口航運、第三方物流、國際采購和保稅加工的產業特征。今年雖然受經濟危機大氣候的影響,但臨港新城的建設發展依然保持了較好較快的勢頭,預計全年實現的生產總值同比可增長3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9%;實現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0.3%;引進合同外資達1.2億美元,同比增長19%。
上海臨港新城位于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通過東海大橋與大、小洋山連接,規劃面積達311.6平方公里,規劃人口80萬人,由主城區、重裝備產業區、物流園區、主產業區、綜合區五個功能區域組成,到2010年將建成一座初具金融、商貿、旅游、休閑、居住等功能的新型海濱城市,重裝備產業區、保稅港區和物流園區初具規模,形成現代化、高能級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