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路機行業發展空間大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
在近十幾年里,國內壓路機行業的發展基本上較平穩,表現出較好的規律性和可預見性。盡管2004年以來的宏觀調控對壓路機行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對比過去的數字,可判斷未來壓路機行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本世紀頭10年的中后期行業境遇會比較樂觀。
從長遠來看,投資依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同時我國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因此壓路機有著明顯的市場需求。所以,今后幾年,盡管壓路機行業會出現一個盤整期,但不會有太大的波動。至于未來壓路機的增長空間,目前還難以量化,但從下面的對比數字可以形成一個概略:歐洲各國國土面積之和與我國大致相當,人口數量為我國的60%,壓路機需求高峰期曾突破20億美元;日本國土面積是我國的4%,人口是我國的10%,壓路機需求高峰期也?億美元左右。可見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投資能力的加強,壓路機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仍處于高位調整
經過多年來的高強度激烈搏殺,各企業對產品的技術性能和質量可靠性的重視程度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2004年4月份開始,市場需求急劇下降,但各企業對產品的技術投入并未因此而降低,仍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技術投入,因為大家對未來的市場形勢都有充足的信心。交通部最新公布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確定,2030年之前形成8.5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靜態投資將達到2萬億元,預示著未來的壓路機市場需求將有增無減,中國依然是最具活力的建設市場。但因為2003年基數較大,明顯回落也在情理之中,漲落有序才是真正的市場規律。正是基于這樣的分析,2005年仍將保持高位盤整的態勢,當然大家都憋足了勁,2005年起跑就要沖在前面,抓管理、比質量、比服務將成為2005年的一大亮點。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一季度壓路機行業的統計數據來看,2005年國內市場將會繼續處于高位調整的態勢,即便下降,幅度也不會太大。首先,根據往年的經驗,由于幾個主導企業在品牌、服務、產品質量、渠道等多方面擁有優勢,市場分布總體比較均勻,在2004年除個別企業對產品價格做了調整之外,主導企業并沒有為搶占市場份額而降價。2005年初的庫存主要集中在幾家主導企業,而且分布比較均勻,根據目前市場的反應來看,市場需求增長幅度將繼續維持2004年的調整態勢。其次,經過多年的磨礪和經驗積累,企業對國內壓路機的發展形勢都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企業行為普遍更加趨于理性,對價格問題所采取的態度非常慎重,傳統主導企業已逐步脫離單純的價格和產品的低層次競爭,競爭內容在不斷豐富。第三,降價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或擴大市場份額,從2004年的情況來看,各企業均能保持良好的競爭心態,2005年市場形勢估計總體將好于2004年,因此降價不是實現市場份額擴張的有效手段,但不排除個別企業以價格彌補產品本身的不足,不過這種降價不會對市場造成多大影響。
競爭進入深層次
那么,2005年市場是否會大家各得其所而風平浪靜呢?答案是非但不會,反而會比往年更加激烈。2005年競爭形勢將表現為深層次和多樣化兩個特點,管理競爭、策略競爭、制度競爭、資源競爭等競爭形式會突出表現出來,但最直接、最顯著的還是產品競爭。根據各種信息顯示,2004年部分企業加大了技術革新力度,在中高檔產品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價格基本維持不變,但性能、可靠性和外觀均有大幅度提高,具有相當的市場沖擊力,對比那些原有狀態的老機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因此,一些低檔機型將難逃被迫降價以及被淘汰的命運。那么,以此為主導產品的企業也將面臨更加尷尬的境地,其中包括個別較大規模的企業。盡管壓路機產品技術極易模仿,但一些企業的產品被用戶廣泛接受、深受用戶喜愛的顯著特征,是其他企業不能輕易模仿的。
總體來看,2004年壓路機行業形成的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在2005年將有所改變,但整體依然穩定。具體表現為,銷量排名前6位的企業整體市場份額仍將穩中有升,不過這幾家企業內部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將會有大的更迭交替,贏利能力也將進一步拉開距離,這一點在2004年已有體現。未來二三年內壓路機行業仍將是群雄混戰的景象。
戰略聯盟多元化
國內壓路機行業的銷量自2003年以來已突破萬臺大關,在未來的幾年內,還將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這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可以說行業前景極其誘人。讓大家感到欣慰的是,行業已初露了新一輪演變的跡象和方向。
如果各方面的相關條件具備,加大技術儲備投入,提升管理水平被認為是在當前形勢下最好的發展策略,企業可以趁市場調整時機迅速全面提高自己,同時也能為后續可能出現的機會創造優勢條件。除此之外,要在對利潤區精確識別的基礎上,圍繞配套件質量、成本的可控性以及成品商品擴散的方式和方向,全力打造高效產業鏈,努力探索一種適時、高效的新型商品運作模式,以此促進自身及全行業健康發展。
另外,在越來越寬松而有活力的宏觀環境下,形式多樣的產權多元化模式也在壓路機行業初露端倪,比如引進戰略投資者、管理層收購、職工團體收購、與有價值的供應商結成同盟、大宗私有資本介入等等。產權結構的改變不僅對當事企業,而且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有其積極的意義。最顯著的一點是,它將使企業經營行為更加職業化、市場化,并促進和保證行業結構按市場經濟規律得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