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投資1177億建設重點工程
拉動經濟,建設全力跟進。25日召開的東莞市重點項目會議透露,總投資高達1177億元將用于50項重點項目建設。另外,征地拆遷、基建混亂、審批緩慢、招標耗時,這些成為影響項目進展的“四宗罪”。
市發改局局長張俊陽介紹,今年四類項目可享受投資“優先權”:
一是納入國家和省專項建設規劃,屬于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二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方向,有助于優化產業結構的項目;三是投資額2億元以上,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的項目(社會事業、民生工程等鼓勵類項目,投資總額可適當降低);四是屬于市財政投資項目,本年度在建或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
根據以上原則,今年全市安排重點建設項目50項,總投資額高達1177億元!而年度計劃投資304億元。
各項重點工程均有市領導親自掛鉤督導,市領導也有承擔責任的風險。市委書記劉志庚透露,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制考核方法已經建立,要獎罰分明。
書記支招減輕四大“罪”
一罪:用地難
現狀:“用地指標不能落實”、“征地拆遷進度慢”、“征地補償標準不統一”、“部分鎮街反映補償標準太低”,會上,50個項目中,約4成因為各種原因存在征地拆遷和土地規劃問題。
劉志庚:要盡快成立拆遷工作機構,制定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重點項目工程建設,要多爭取上級的政策支持和用地指標支持,在國家產業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做到“占補平衡”,及早置換出建設用地指標。
二罪:審批慢
現狀:“殘疾人康復大樓柱子都打下去了,但是還在等施工許可證,要等2個。會上,不少人直接提出了減少審批程序,加快建設。
劉志庚:市里的工程建設審批時間都這么長,那要是基層和老百姓的事情更不知道要多長時間了。部門之間的配套聯動,對一些重大項目建立“綠色通道”。市委市政府將適時召開現場辦公會,集中決議各項目申報事項。
三罪:資金缺
現狀:兩級資金配套不足。城鄉水利防災工程、鎮際聯網路部分鎮街資金不落實。部分工程因施工單位資金、機械投入不足,進度拖延
劉志庚:財政部門要刪減不必要的審核請款程序,各鎮街要多方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籌措項目資金,搶抓機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
四罪:協調差
現狀:例如東莞大道延長線工程遇到了麻煩,厚街富盈酒店的配電房就在選址上,就近又沒有地方可以搬遷。部門與部門、部門與鎮街之間協調力度不夠。
劉志庚:不能只聽匯報,完全可以叫來,現場解決問題,采用現場辦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