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市長期下跌趨勢不變
近日,智利北部沿岸近海發生了8.2級地震,帶動全球銅價和同業上市公司股價上漲,銅價出現沖高回落的走勢,引發銅市“虛驚一場”。作為全球最大的產銅國,智利銅總產量占全球的1/3,地震影響波及全球銅業市場的交易。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表示,旗下銅礦距離震中較遠,地震也暫未對旗下礦區造成任何損失。
從國內來看,經濟持續下滑、債券信用風險爆發,現貨銅供應仍然過剩,而人民幣貶值引發的需求下降成為壓垮銅價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再次逐步出臺小規模的刺激政策,可能會令包括銅在內的工業品出現階段性反彈。不過,國內銅市仍然存在剛性需求,特別是電網投資需求對銅市有較強支撐,吸引下游買家在銅價下跌后入場。
據分析,投資者因擔憂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美國增長低迷而減持期銅。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對銅的消費能力占全球總需求的40%,預計二季度保稅區將成為國內出口冶煉銅的集中地,在回流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增加了在國內拋售的壓力。瑞銀證券認為,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和國內資金價格的下行,都顯著提升了融資銅的成本,這很可能導致融資銅庫存逐步流出,給中國銅市場供給端帶來持續的壓力。
與此同時,國內銅消費也難以增長。國信期貨研究認為,3-5月是銅消費的傳統旺季,但前景并不樂觀,銅消費增速可能不及預期。
上周五,倫銅下滑,但跌幅有限,是由于美國就業數據表現。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非農就業崗位增加19.2萬個(預估為增加20.0萬個),失業率為6.7%。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下跌0.35%,收報于6619美元,在交易日大部分時間里上漲。然而,這一數據差強人意,難以提振疲弱不堪的銅價,倫銅沖高后繼續回落,現貨銅的弱勢格局也難有實質性的撼動。有消息稱,歐洲央行已模擬了債券購買行動,規模高達1萬億歐元。如果歐洲央行選擇寬松貨幣政策,短期刺激資金進入避險市場,有助于銅價繼續反彈走高。
當前,銅市可能重新面臨各方力量均衡的格局,預計銅價將再次長時間進入震蕩模式。傳統的消費旺季已過,銅價大幅反彈的概率不大,從歷史走勢來看,銅價在二季度往往漲少跌多。近期倫銅市場情況顯示,現貨升水出現連續回落,庫存減少有所放緩,預計國際銅價將逐步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實體經濟也并不支撐大規模的銅進口。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工業利潤增速大幅下滑至個位數水平,為近一年來最低;中國制造業數據低迷打壓市場,3月匯豐綜合PMI回落至49.3,創2011年11月以來最低。但據海關數據,2月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38萬噸,同比增長27.5%,1-2月累計同比增長25%;2月精煉銅進口28萬噸,同比增長29.94%,出口1.5萬噸,同比下滑59.44%。同時,世界銀行把中國2014年的GDP增速預期從7.7%下調至7.6%,維持2015年GDP增速預期在7.5%不變。國內不明朗的經濟前景和并不給力的刺激政策為銅的季節性需求蒙上了一層陰影,二季度銅價下跌或成主基調。
根據AM調研,由于新礦供應超過需求,2014年全球精煉銅市場供應過剩40.5萬噸,此前曾連續四年存在明顯短缺。ICSG預計,2015年全球精煉銅市場過剩量更大,為59.5萬噸,精煉銅產出繼續超過消費增長。受近期中國需求減弱及銅價快速回落的影響,金屬銅的隱性庫存或將逐漸暴露出來。另外,受人民幣貶值及滬銅弱于倫銅的影響,前期在保稅區倉庫的融資銅有可能出現轉出口的情況,倫銅庫存極有可能在此階段出現低位拐點。如果倫銅庫存進入增加周期,國際銅價將承受新的壓力,不排除出現倫銅引領滬銅下跌的走勢。
綜上所述,全球銅市供應過剩的狀態仍將持續,中國因素對銅價將產生一定的壓力,銅價中長期下跌走勢仍將延續。二季度銅價漲少跌多,倫銅庫存減少的勢頭有所放緩,現貨升水持續回落,預計滬銅反彈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