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標簽印刷業的發展新趨勢
當前國際上標簽印刷、最新技術發展趨勢
標簽主要應用于裝飾、信息、識別、防偽、儲運等五大領域。標簽應用較多的行業和產品主要有:日化、化妝品、電子家電、醫藥、日用品、食品及飲料、超市零售和物流,工業相關產品、安全、防偽相關產品、環保相關產品等。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球標簽市場發展迅速, 2005年全球標簽銷售額預計達到620億美元,近30年來每年增長5%~7%,各種標簽產量達到330億平方米,其中歐洲已超過100億平方米,人均消費為15平方米。美國每年增長5%,日本每年增長3%~5%,中國、拉美地區、歐洲東部增長速度最快,為15%~20%。
標簽行業在歐美已經進入了一個穩定增長期,不干膠和薄膜材料的增長迅速。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情況下,包裝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是適應品牌設計的要求,一方面是適應貼標和實際使用的要求,在北美和歐洲,不干膠已經占到整個標簽市場份額的 50%左右,濕膠標簽逐年成下降趨勢;薄膜材料比重增多,這與貼標機的大量使用和柔性版印刷的強勢關系很大,另外標簽中纏繞標簽、膜內標簽和收縮膜套的增長率都超過了5%,其中收縮膜套去年在北美增長達14%,成為標簽行業最大的亮點,加上不干膠標簽中薄膜材料的更多使用,這些都給印刷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刷工藝更復雜,生產時減少浪費和提高生產率,產品更加精美,適合高速貼標,同樣還要節省成本,這就要求有高生產率的機器設計和投資針對專門業務的印刷機,業務發展后進行有效的組合,以面對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一些新的市場正在發展,如在國內剛起步的透明啤酒標市場。
從國際上標簽印刷采用新技術的情況和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非紙張和卷筒印刷的標簽增長最快;
* 數字設計和成像新技術應用比較廣泛;
* 多種用途、技術含量高的新品種的標簽市場需要量大;
* 射頻智能標簽(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來勢迅猛。
談到新的技術動向,首先要所 RFID無線射頻智能標簽,經過美國麥安迪德州儀器等十幾家公司5年的合作和開發,終于在麥安迪柔性版印刷機上實現了印刷天線和封裝的聯線生產,目前已經完全商業化,在北美已經有十幾條線在正常運轉,用印刷導電油墨的方法和聯線封裝,不但降低了RFID智能標簽成本,同時也具備了高效和大量生產的基礎,滿足了未來物流領域的巨大需求,這項新技術也給標簽印刷行業提供了空前的、巨大的發展機遇。
據專家預測,到 2015年全球預計每年將需要1萬億個射頻標塊,其中99%為標簽形式。另據了解,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公司最近已經要求前100家大供貨商在2006年里,所有運到主要集散工廠的產品都要配有RFID標識;同樣,也要求所有運到各個經銷點的產品也都要用RFID(射頻識別)。德國麥德龍集團于2004年11月開始大規模地擴展RFID的應用試驗——“未來超市”。許多大應用系統開發商如Sun、SAP、Oracie、IBM、Microsoft等公司已經看到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商機,紛紛在其產品中集成RFID技術以滿足未來這方面的巨大需求。這一舉措已經被經濟界人士認為是以“RFID”取代商品條碼的一個明顯信號。
另外, RFID還具有難以偽造的特點,更容易得到普及應用。
RFID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它意味著一種更為安全、高效、及時的數據采集方式,一個飛躍式發展的時代,而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也會隨之發生根本性變革,RFID的應用包羅萬象,將是近年全球最熱門的明星產業。
這次我們在歐洲參觀考察標簽印刷企業還了解到國際上一些知名品牌啤酒(如嘉仕伯、海內根等),現在他們都要求提供透明標簽(塑料薄膜印刷),因為它對顧客更具有吸引力,更受消費者的青睞。在醫藥的藥瓶上要求采用多層標簽,把吃藥的說明書印在多層標簽里,一揭開標簽即可看到使用說明,既方便又不易丟失。用起來非常方便,化妝品、洗滌用品等則普遍要求采用模內標簽。
國內標簽印刷現狀及市場新需要
我國的標簽印刷始于 20世紀70年代末期,主要設備、技術、工藝和材料均來自日本、美國和臺灣地區。
目前標簽印刷基本有三種印刷方式,以凸版印刷為主的印刷方式,以柔印、膠印的印刷方式。國內目前仍以凸印為主,柔印次之,少量用膠印印刷,今后發展趨勢柔印將占主導地位。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包裝行業和防偽行業的需要劇增,國內標簽市場,近幾年保持著持續高增長的勢頭,年均增長率均保持在 15%~20%,這是其它包裝印刷行業無法比擬的。標簽印刷已頗具規模,目前全國有4000多家從事標簽印刷的企業,年產量達10億平方米。
標簽印刷的迅速發展,有力地帶動標簽印刷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不干膠標簽印刷產業鏈既包括從事標簽印刷企業,也包括設備制造、標簽材料生產及相關企業如油墨、制版等。這就為標簽印刷行業的發展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由于我國標簽印刷行業起步較晚,近幾年雖然發展很快,但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市場規模、產品檔次、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消費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我國的標簽印刷市場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未成熟。正如國際標簽集團公司總編安迪?托馬斯先生發表的文章中所說:“中國目前壓感印刷產業的現狀與 70年代中期歐洲和北美當初的情形差不多”。我認為他的觀點有些保守,我看至少也要差上10~15年吧。具體差距主要表現在:標簽印刷凸版仍占主導地位,而國際上早以柔印為主了;紙類仍占較大的比重,我國85%為濕揭標簽,而國際上已轉向薄膜為主;專業化標簽印刷企業較少;標簽印刷中采用新技術較少,有的技術甚至是空白,如射頻智能標簽等。
但是,目前市場需要的變化,特別是處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對標簽印刷在不斷地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新技術的應用、多功能、多種用途的新品種等方面。
隨著更多國外公司的進入和國際采購的需求,標簽行業會出現更多的業務整合,標簽印刷企業將更加專業。利潤的下降,使得印刷商首要考慮的問題是重新定位,以面對更加專業的采購和規范化的要求。而商品的生命是周期變短、零庫存、以及促銷和消費者的需求,使單一批量不大,重復的業務增多。這要求印刷商面對業務的反應要更加迅速,生產要更有效率。在投資時,要全面地考慮機器和配套的綜合成本,過去那種只算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在目前高競爭低利潤的狀態下已經無法適應。考慮到環保的大趨勢,和品牌管理對批次色彩和質量的一致要求,性價比和專門的窄幅柔版印刷機會有廣泛的適應性。事實上,配置一臺專門的標簽柔版印刷機,其價格可能比凸版機貴不了多少,但針對質量和穩定性要求較高、交貨期短的業務,柔印機則更能適合要求,所以,從靈活性和長期投資回報率的角度則更為劃算。
在我國,國家質檢總局曾明文規定,全國 19大類132種商品(涉及電子、家電、空調器等產品),要實施強制認證(即3C:China Compulsory Ceatification),自2003年8月1日起,凡沒有3C強制認證標識的不準出廠和進入流通領域銷售。2004年已擴展認證范圍,已逐步對全汁葡萄酒、飼料、信息產品等進行認證。到2005年全國食品28類55種產品要全部進行認證。最近,認證委又出臺:包括餐盒、塑料袋、飲料袋等在內的食品包裝產品,年底前將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制度(即3C認證),這是我國首次對食品包裝實行市場準入強制認證制。
上述這些都給從事防偽標簽印刷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標簽印刷企業所面臨形勢還有:
* 國內一批名牌啤酒企業要求提供具有透明效果的塑料標簽;
* 一些化妝品、洗滌用品企業要求提供模內標簽;
* 特別是超市和物流企業迫切要求提供價廉物美的射頻智能標簽。
數字新技術在標簽業中的應用
國內日化行業,如寶潔等大供應商在前幾年從直接絲網印刷標簽大量地轉向不干膠和收縮膜標簽,使得日化行業的標簽成倍增長。但隨著業務的穩定,這種增長速度不會再繼續,而另外一個不為大家所注意的物流領域卻在悄然發展。在國外,熱敏紙、打印紙在流通和促銷中非常簡單,但有時需滿足產品追蹤的要求而涉及到可變碼,或防偽的要求而需要查詢碼,還有標簽的二次打印,甚至直接可變個性化的印刷,都與數字技術直接有關。
在零庫存需求下,短版印刷業務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而數碼印刷正好可以適應這種需求。如上所述,可變信息標簽和傳統的印刷結合可變碼等業務,也屬于數字應用這一類,在物流和防偽領域,傳統印刷結合數碼印刷的需求增長很快,國內的市場已經初見端倪,這類業務區別于純粹的短版數碼印刷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業務量非常大,利潤同樣也很高。與國內物流與防偽市場相適應,數字技術在標簽中的應用值得我們去關注。
國內標簽行業應用數字新技術前景
隨著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以“按需印刷和可變數據印刷”為特點的新型印刷方式——數碼印刷日趨活躍,市場迅速擴大。有數據顯示, 2004年我國數碼印刷市場在迅速擴大,個性化印刷需求急劇增多,數碼印刷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的啟蒙階段正在跨入高速成長階段。
根據相關專業機構對美國市場的調查,到 2006年,多版本和個性化印刷活件將占商業印刷市場的33%,而78%的印刷活件的批量不超過5000份,按需印刷的年增長率達14%。通過對數碼印刷在商業領域應用中的發展趨勢及許多全球客戶成功案例的分析,“目前生產型數碼印刷技術成熟。數碼印刷行業的發展程度取決于數碼印刷服務企業是否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或解決方案。傳統印刷企業不應該忽視數碼印刷技術所帶來的機遇。印刷企業僅僅具備膠印生產能力是不夠的,數碼印刷是對膠印的最好補充,在未來發展中,如何借助網絡技術和數碼印刷技術,實現印刷活件的網上提交,生產過程的數字網絡化和活件或內容的數字化管理,把企業定位于數碼服務提供商,是業界同仁應該認真思考和對待的。印刷業正在融入IT業,數碼印刷行業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隨著數字印刷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大,特別是與數字印刷系統配套的印后加工單元的出現,數字標簽印刷機的發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