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迅速提高的經濟基本面條件
中國經濟向好,從來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現在中國市場可能還不具備讓估值迅速提高的經濟基本面條件。市場自身亢奮完成有一個周期,而目前人們對投資股市的熱情程度亦僅為溫度37.5℃左右(純屬個人感覺,別問如何測出來的),還沒有到亢奮的階段。整體資產價格處于安全范圍,尤其是主流藍籌股,尚處于歷史上相對較低的價格區間內。
我一直只對處于低估值區間的藍籌股,才抱著極大興趣。一旦脫離這個低估值的區間,買了的我會繼續持有;如果還有現金,寧愿等待下一個機會出現,也不輕易在某個點位或者價位進行增持。(持有與買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許多人一輩子也沒弄明白這中間的細微差異。)
這樣就能做到進退自如。
外需減少 釋放內需
資金流動性回暖,是我看好A股市場的一個重要理由。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的去杠桿化帶來風險溢價的上升,而利率下降和貨幣發行量大增則為風險溢價下降埋下了伏筆。
中國的資金環境與眾不同,經濟體系中的資金存量龐大。2009年上半年新增貸款達到7.37萬億元,前11月貸款新增總量達9.21萬億元,同比多增5.06萬億元。寬松的資金環境,讓不愿意流進實體經濟的過剩資金,全部流向房地產與股票等虛擬經濟體。再加上預期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資產回報,更可能成為流動性的推動主力。
在通脹預期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雙輪驅動”主導的行情里,3000點將離我們漸行漸遠。除非全球經濟再次崩潰,我們才能在短期內見到猛烈的下跌。我預期上證指數預期在2010年將于3000點以上運行,漲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但再創新高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