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改革深度操刀上海老研究院銳變
早報記者從上海市國資委獲悉,在新一輪的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之中,老研究院紛紛轉制,從傳統的設計研發機構,轉型成為高科技研發企業,從單一的設計研發到全過程,開始了一條老研究院的轉型之路。
化工研究院在行動
上海化工研究院正在申請成立國家級化學品及制品安全檢測中心,目前已初步通過專家組認可,或將于下月落定,而這也將成為國內首個國家級專業的相關安全檢測中心。
“新型科研院所要更多的發揮公共服務職能,這是上海化工研究院未來十年的發展重點之一。”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長徐大剛昨天告訴早報記者。去年8月份,上海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國資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轉制科研院所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意見》。
這份《指導意見》將“進一步加快轉制科研院所的改革和發展,提高轉制科研院所為社會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的能力”,提升至上海城市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指導意見》提出,各轉制科研院所可依托已有的、具有較強公益性和戰略性的共性技術研究基礎,申請籌建“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或“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而上海化工研究院所建的上述檢測中心正是基礎這一政策下的行動。“這對于國內化學品及制品產業將形成很大的推動,一方面安全檢測中心將為國內化學品及制品企業提供質量檢測,簽發權威性質量報告,并為企業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務。另一方面,安全檢測中心將參與國內和國際標準的制定,為中國化工產品走出國門爭取更多的中國聲音,而不再單純的受制于人。” 徐大剛介紹。
事實上,上海化工研究院一直也在發揮社會服務功能,院下屬危險品檢測中心是國內最早從事危險品檢測的部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能夠從一類到九類危險品分類鑒定的機構,承擔了海陸空大規模化學危險品的鑒定,主要以上海為主,覆蓋長三角地區,現已輻射到全國。
聚焦核心主業
“起初化工院的研發任務是完成國家計劃,但是現在轉制后調整了研發結構,聚焦核心主業。”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長徐大剛告訴早報記者。
2008年6月,上海市國資委公布了下屬單位的主業目錄。科研院所的主業目錄也被列入了第四批范疇,形成企業主業發展考核實施意見,加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上海化工研究院的主業被定為“化工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化工產品制造、檢測及技術服務”。
1956年9月組建的上海化工研究院,1999年啟動轉制工作,從事業單位向現代化科技型企業靠攏。目前院本部在普陀區,并在金山和嘉定擁有高新技術園區,全院下屬11個科研所室,另有17個全資子公司,8個合資企業。截至2009年,總資產已達7.8億元。
很多科研院所都面臨共同的問題,就是轉制以后一手要抓科研,一方面作為企業要抓效益要生存。
徐大剛舉例稱,上海化工研究院和某臺灣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將聚氧化乙烯技術產業化,打破了日本公司的壟斷,并很快搶占了國內市場60%的份額。之后從產業化的利潤中撥出很大一筆資金投入到科研,在這一模式中,科研推進了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又為科研帶來回報。
被列入科研院所(第四批)主業目錄,還包括了上海電纜研究所、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等7家。
其中,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作為上海老研究院的代表,均有超過50年的顯赫“家史”。
方向:總承包業務
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石小強告訴早報記者,轉變企業之后,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由于上海勘測院的市場在全國范圍,因此面對眾多地方保護,如何“爭地盤”也成為上海勘測院的發展重點。
成立于1954年的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曾經參與中國第一個自主設計和自制設備的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的設計。現已擴展成為擁有以水利、水電、新能源、環境工程四大主業的國際型工程公司。
“勘測院一直關注并跟蹤相關技術領域的最新動向。”石小強表示,比如風電領域,現已在全國17個省市進行新能源的設計,包括項目管理總承包業務。在新能源風電設計的領域為全國第一,其設計的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是亞洲唯一一個海上風電場。
事實上,上海勘測院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肩負著更多與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相關的內容,在水利方面,勘察院曾設計了上海第一個長江取水供上海市民飲水的源水水庫--陳行水庫,而目前可供一千萬以上市民飲水的青草沙水庫也已經在建設之中,并有望于世博會期間投用。
青草沙水庫是國內最大的邊灘水庫,70平方公里的水庫總面積相當于再造一座長興島,水庫庫容量為5.3億立方米,建成后每天的供水量將達到719萬噸。而依靠自身“蓄淡避咸”的功能,蓄滿水后的青草沙水庫可持續向市中心的10個區不間斷供水68天,解決多年來長江咸潮對城市供水安全帶來的困擾。
另外, 1954年11月25日成立的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涵蓋市政工程所有專業。
先進國家的市政研究院往往都是采用一種全過程的模式,所謂的全過程,是包括了前期的科研、規劃、設計、勘測,到后期的施工、工程總承包全步驟。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黨委書記、法人代表莫峻告訴早報記者,“設計費的利潤一般只占總量的1%多一點,而施工總承包的利潤則在2%,因此要有更大發展,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就必須向設計的兩端延伸。”
目前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正在制訂“十二五”的規劃,莫峻表示,未來設計院將把單位總部經濟放在上海,盈利機構更多的是向全國進行布局。
現在放在科研院所面前的問題是,他們必須學會兩條腿走路,以科技來創收,以創收回報科研,這是上海市布置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