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向精益化發展
屈賢明:精益研發理念和安世亞太精益研發平臺的出世恰逢其時。因為我國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經過了差不多60年發展,已經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體系。但是,到了現階段,裝備制造業要想再引進國外新技術,甚至進口一些先進的裝備都遇到了很大困難。所以,不自主創新已經不可能了。
裝備制造業在創新方面的需求大致反映在三個方面。首先,即產品本身的創新,特別是重大裝備,已經不再是一個單機的概念,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因此復雜系統的創新設計就涉及到仿真,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第二,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生產過程,如百萬千瓦發電設備制造必須進行模擬仿真,因此,制造過程的模擬仿真非常重要。第三個問題是運行過程。如何保證大型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越來越多的裝備開始采用故障診斷手段,如風機廠幾百臺大型高速風機的運行,必須建立遠程故障診斷系統。
日本豐田提出了精益生產,影響了全世界的汽車制造。我想精益研發也得益于精益生產,但是這一理念需進一步提升,更貼切、更科學。
屈賢明 原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