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規劃項目將納入4萬億元投資計劃
> 3月6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表示,對于國家出臺的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例如,最近國務院批準了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規劃中有一些項目就要納入到中央給予支持的范疇,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技術改造貼息資金。
確保4萬億元投資安全有效
張平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報告所提到的一攬子計劃實際上涵蓋四個大方面:一是擴大內需,二是振興產業,三是科技支撐,四是社會保障。
在振興產業方面,已經通過的十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際上包含了三個方面的重點內容:一是支持企業開拓市場;二是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的力度,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的競爭力;三是深化改革,加大組織結構調整力度,推進兼并重組,促使企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適應能力。
針對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監管,張平提出了“兩個明確”、“兩個嚴格”。“兩個明確”是:第一,明確投資的方向,一定不搞一般的加工工業,不搞重復建設,要把重點鎖定在關注民生、關注“三農”,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第二,明確責任。地方的項目,地方政府是責任主體;中央的項目,中央的部門和中央企業是責任主體。“兩個嚴格”是嚴格審查和嚴格監管。
張平表示,要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舉措,保證投資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避免重復建設,避免“兩高一資”,避免這些資金被截留挪用。
結構性減稅約5000億元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我國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進稅費改革,實行結構性減稅。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介紹,今年我國將在全國全面實施消費型增值稅,也就是允許企業將新購入的機器設備所含的增值稅稅款實施抵扣。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促進企業增加投資,推進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同時,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公平稅費負擔,推動節能減排,以及取消和停征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等,都將減輕企業和居民在收費方面的負擔。
按預計,今年實施這些結構性稅收減免政策,我國將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元。 來源: 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