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機企業被推入“嚴冬”的寒冷之中
2004年4月份宏觀調控開始,6月份推土機銷量下降48%,9月份進一步下降,行業廠商限產、減員、降價聲四起,11月份--推土機“蹣跚”嚴冬路
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逐漸深入,國內工程機械市場也由近兩年來異常火爆的形勢急轉直下,變化之快,令眾多業內人士瞠目結舌。作為工程機械家族的一脈,推土機制造企業也被推入“嚴冬”的寒冷之中。
今年3月份,挖掘機、裝載機和推土機當月銷量分別達到了6500臺、1.3萬臺和900多臺的歷史最高峰,幾乎全部產品供不應求。然而,三個月以后,即6月與3月相比,推土機下降到450臺,降幅為48%,7、8、9月銷量還在進一步下降,分別為270臺、280臺和240臺。而且各地市場并無太多回升跡象,行業廠商限產、減員和降價之聲四起。
5000臺是年銷量上限非理性的市場因素刺激的是非理性的資本擴張和產能放量。從今年2、3、4月三個月國內推土機月均產量看,均在800臺以上。也就是說,國內總的年產能力已接近1萬臺水平。那么,國內推土機市場的胃口又有多大?
回顧1993~2001年九年間國內推土機市場銷量,年平均銷量為3090臺,其中1993年最高為4390臺,2000年為2940臺,到2002年才躍升至4460臺。盡管當時國民經濟保持了較高速度的增長,但還沒有明顯的過熱現象。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工程機械需求量還會呈波動上升趨勢。因此,5000臺左右應該是國內經濟較理性發展下的推土機年銷量上限。
雖說2003年全年和今年3月份推土機銷量曾沖高6700臺和900多臺,但那是國內經濟的非理性發展和金融行業通過按揭貸款進入工程機械銷售領域的推波助瀾,導致了近兩年來工程機械產品超前消費,使得市場上的工程機械的保有量已經超過工程施工的實際需求量的結果。當非理性消費向理性消費回歸,就決定了今后幾年工程機械銷量將遠遠低于2003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水平。
再看一下今年二、三季度市場情況:國家宏觀調控已初見成效,受調控影響而緊急停工的部分項目重新審批后已經再次開工;長江流域(含華東地區)7、8月的施工和銷售淡季已經過去,9月份開始逐步回升;能源、交通等國家重點發展行業工程機械需求量基本穩定,這是近兩個月國內推土機銷量反彈的主要拉力。有跡象表明,主機銷量7月和8月滑到低谷,月均270~280臺,構筑起最底線的支撐點。9、10月開始逐步回升,四季度有望恢復到較理性水平。明年的情況還會略有好轉,月均銷量可望達到300臺以上。也就是說,年銷量3600臺左右是中國推土機市場真正的保底銷量。
由此推斷,今后幾年國內推土機年銷量將維持在3600~5000臺之間,這是國內推土機較理性的年需求水平。以1萬臺的產能對應5000臺的需求,1/2的供求比例在向中國的推土機行業警示,產能過剩已毋庸置疑。
三大壓力相約而至在市場“井噴”的日子里,中國推土機行業及企業各種深層次的矛盾、各種潛在的危機,都被轟轟烈烈的熱浪掩蓋了。當“井噴”歸于冷卻,三大壓力便相約而至,考驗著推土機行業的生存能力。
一是資金匱乏的壓力。由于近幾年的產品銷售多借助于銀行按揭方式實現,但宏觀調控后按揭業務幾乎全部停止,行業整體性的資金運作困難明顯加大,有些廠家將會因為資金的匱乏陷于癱瘓。
二是存量資產閑置的壓力。截止到2003年底,僅國內七個主要生產廠家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44億元,而年銷售收入總量在20億元左右的水平,總資產周轉次數不到0.5,投資規模過大這一矛盾顯而易見。已經到位的投入,在市場變臉的不利形式下,如果沒有新的業務領域,將無法應對今后的市場形勢,必將陷入尷尬的境地。
三是巨大的成本壓力。自2003年開始,鋼材等原材料持續漲價,配套廠商于今年3月份達成協議:配套件價格整體上浮10%~15%。經過幾個環節后,這種壓力最終幾乎全部傳遞到了主機廠,使得本來盈利水平就很低的推土機、裝載機等行業企業很難支撐。裝載機行業隨后達成一致,主機價格也進行小幅度上調,但這種君子協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很快又回到了惡性競爭的起點。
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急劇縮減,產能大幅放空,資金大量沉淀,成本矛盾必將迅速顯現,更何況,高昂的成本可能還會面臨主機降價促銷的挑戰,如果沒有堅實的內部成本管理與控制基礎,部分企業將難逃厄運。
推土機如何“御寒”
盡管市場形勢如此嚴峻,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應該能化解這些矛盾,度過整個行業的“嚴冬”。
首先,機遇寓于挑戰之中。每一輪大的波動,必將帶來一些行業的重新洗牌。短時期的市場滑坡,也會使推土機企業的生產經營思路更加理性化,更應該借此機會強化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為今后的持續發展打下較好的內部基礎。比如在質量控制與管理、成本核算與管理、員工培訓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對員工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全方位提高員工素質和工廠整體管理水平及綜合競爭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其次,要未雨綢繆,確保企業運營的生命線---資金鏈。過度投入在先,銀行按揭促銷終結在后,必然導致大多數推土機制造企業資金匱乏、難以為繼。解決好后續資金問題已成為推土機行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天津建筑機械廠對現在的市場形勢早在一年前已有預測,未雨綢繆,在資產規模、人員規模和資金運作等方面及早采取措施,提高了產量而沒有更多的投入,更沒有盲目增加人員,而且產品旺銷期間積累了一定的儲備資金,以維持工廠的正常生產運營,即使市場再有幾個月的疲軟,他們也不會陷入資金鏈(企業生命線)斷開的危險境地。
還有,要練好內功,務求低成本運行。近兩年來的需求量和材料價格持續增長,實際上是給整行業內企業布下了巨大的陷阱。如果我們在追求產量上升的同時,沒有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面臨持續低迷的市場,必將深陷其中難以自拔。2003年與2002年行業內六家企業(其中一家數據不準)同期比較,銷售收入增長54.7%,銷售成本增長55.7%,銷售成本上升幅度大于銷售收入上升幅度。
最后,要充分準備、謹慎操作,盡量避開降價競爭的泥潭。多年來,國內推土機行業的競爭,沒能在提高性能和技術質量水平上多做文章,更多的是低層次的價格競爭。過去一年半時間里,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成本壓力,推土機成品價格絲毫不動這一現象本身,就已經揭示了幾個主機廠在暗中進行價格較量的本質。
如今,市場形勢出現逆轉,對于大部分廠家而言,要釋放兩至三倍于市場需求量的巨大產能的最直接有效辦法就是降價促銷,提高市場份額。但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盲目采取降價措施,很容易陷進這一泥潭難以自拔。
就整個推土機行業的成本利潤空間而言,盡管個別廠家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但隨著產銷量的大幅下降,成本也將急劇上升,并不具備降價促銷的條件。因此,對今后主機的價格問題,我們遵循充分準備、謹慎操作,盡量避開降價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