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投入5億首次設立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
力爭3年內取得明顯成效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浙江將首次設立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總額5億元。
此舉是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工業自主創新能力。
這筆專項資金源自整合省級現有工業類、科技類財政性資金,以及新增的2億元,將重點用于企業技術改造貼息,以推動企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節約能源資源、減少污染排放和引進培育人才等。
浙江工業率先轉型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實現了從“工業小省”向“工業大省”的跨越,工業成為浙江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領域。但是去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開始發生變化,市場競
原來以低端產業、低附加值產品、低層次技術、低價格競爭為主的發展路子難以為繼。浙江省發改委主任厲志海曾表示,當前經濟形勢下,倒閉一批企業是正常的,也是好事。意思是,企業的發展符合優勝劣汰的規律,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浙江,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
去年年底,浙江省政府出臺了第80號文件,其中對浙江2012年工業發展有了明確的目標:力爭工業轉型升級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實現工業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的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轉變。
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浙江不僅有財政扶持,而且還實施了在金融、稅費減免以及用地保障等方面12項政策措施,力爭3年內工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走在全國前列。
今后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業
今后,浙江省將培育發展一批主導產業,改造提升一批傳統產業,限制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裝備制造業是我省今后培育發展的重要主導產業,包括核電、水電、火電、風電、太陽能電等電站設備以及軌道交通設備、大型石化裝備等的制造業,以及與我省傳統優勢產業密切相關的先進紡織、輕工、醫藥、化工、農業等專業機械以及數控精密機床、節能環保裝備的制造業。
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臨港工業也被列為培育發展的主導產業。傳統產業、工業信息化和塊狀經濟被列入改造提升行列。
對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等落后生產能力,浙江將采取限制和淘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