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水電設備廠商出路何在?
自2004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政府加大了對小水電開發建設項目的審查力度,遏制了“跑馬圈河”、無序開發等浪費水能資源的行為,使得小水電市場日趨規范。
而且隨著小水電開發的深入發展,人們的思維也更加理性,目前小水電市場正在從“火熱”走向“有序”,由此帶來的中小水電設備市場也從“供不應求”走向市場緊縮。
到國際市場分“羹”
2002年以后,國家開始進一步鼓勵投資開發小水電,這時恰逢“電荒”,小水電投資建設由此進入高潮。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省相繼有投資者開始“跑馬圈河”。小水電建設進入空前發展時期。
業內人士說,“當時投資開發小水電是一本萬利,加之地方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所以引發了如此瘋狂的效應?!眹L到甜頭的就是中小型水電設備的制造商們,巨大的市場需求扭轉了水電設備制造行業連續幾年來的虧損局面,給企業帶來了勃勃生機。
然而自2004年下半年國家加大了對小水電開發建設項目的審查力度之后,一批沒有通過正規審批程序即非法開工的小水電項目被叫停,建設小水電項目的貸款審批也嚴格了,很多水電站訂了貨卻不能按時提貨,造成了制造企業的產品嚴重積壓。
從“供不應求”到市場緊縮,一些企業的經營陷入了困境,遭受了比前幾年水電行業不景氣更沉重的打擊。
業內人士介紹,經過多年開發,理想的小水電站位置已經所剩無幾,這就意味著今后小水電的開發成本將越來越高,加之今后國家對小水電項目包括環境評估在內的各項審查越來越嚴格,小水電建設速度有可能減緩。這使得國內中小型水電設備市場的未來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我國擁有得天獨厚的水能資源,所以很早就在水電設備的開發利用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據悉,如今已有近30%的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商的產品走出了國門。國際市場上的成功沖淡了國內小水電行業變動對這些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也使他們能從容地度過難關。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我國自20世紀中葉就開始了中小型水電設備的研制工作,如今產品品種系列已比較齊全,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我國中小水電設備的技術水平雖然可以基本滿足國內建設要求,但離優質高效、高水平和不斷降低造價的目標差距還不小,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研發能力和產品性能與質量方面還相去甚遠。
我國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廠家的數量較多,卻很少有企業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產品研發。如今中小型水電設備的技術比較公開,制造商一般會選擇從設計院或其他有研發能力的企業買圖紙的方式,這樣可以節約成本。
一位水輪機制造企業的負責人說,“幾年前,一套小型水輪機的圖紙可以賣到七八千到一兩萬元,現在的價格已經跌到了四五千元?!比绱吮阋说膬r格,比自己埋頭開發新產品劃算得多。
用戶對產品的技術要求不高,也從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廠家研發新產品的積極性。據悉,現在有一些廠家的水輪機還是按照20世紀60年代的圖紙生產的,因為用戶一直都在用這些機型,覺得效率和可靠性都不錯,所以也不愿意嘗試技術更新。
沒有實力購買昂貴的研發試驗裝置,也是企業無力搞研發的重要原因。試驗臺是水電設備研發必需的試驗裝置。但即使最小的試驗臺也需要花費幾千萬元,一般都需要上億元,普通的企業根本無法承受。
技術過于公開,研發設備過于昂貴以及企業的急功近利,使得我國中小型水電設備的技術水平提升和自主創新的步伐不可避免地變得遲緩。這對于我國小水電的發展以及設備出口都是非常不利的。
走自主創新之路,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之本。面對我國中小型水電設備企業普遍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事實,有業內專家建議。政府部門應該給予企業大力扶持。專家指出,制造主管部門應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提出提高中小型水電設備技術水平的目標與措施,并選定重點制造廠,給予財力扶持,委托研究、開發我國缺位的小水電設備技術,提供新的品種。此外,還可建立一個中小水電技術研發中心,重點進行中小型水電設備短缺品種的研究。
加強企業自律和行業監督
也是從2004年開始,一直擔當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業主力軍的國有企業開始相繼轉制,成為私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加上技術比較公開、初期投入不大、準入門檻不高和小水電投資熱,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廠家蜂擁而上。
企業數量的猛增引發了行業內部的無序競爭,惡意殺價現象明顯。導致整個行業的價格都保持在一個很低的不合理水平?,F在行業協會雖然每年都要召開價格會議,并制定一套價格體系,但這個指導性的體系并沒有任何約束力,廠家依然我行我素、各自為戰。
近年來的原材料漲價也對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業造成了沉重打擊。在成本高、售價低的夾擊下,大多數企業都處于微利或零利潤狀態,一些實力較弱的企業紛紛轉產。
如何消除行業內存在的種種問題,使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業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有關人士表示應該交給市場去解決。
一位水輪機生產企業負責人說,“一些企業退出市場未必是一件壞事,這標志著整個行業正在慢慢走向整合。現在的市場還比較混亂,用戶都是看價格來選擇產品,但隨著小水電行業逐步走向規范,用戶會更加重視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到那時,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業將會經歷一次徹底的‘洗牌’過程?!?br>
國內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業的健康發展不單是企業和業主之間的事,最好還有政府、行業組織和媒體各方的共同關注。企業應加強產品質量、開拓市場、依法履行合同業務;政府要發揮職能作用,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行業應加強自律和引導,提供供銷平臺,促進各企業間的合作。
還有業內專家表示,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企業需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同行業間的合作與交流,重視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此外,從行業角度,應該健全小水電標準化體系與質量體系,繼續制定和修訂有關小水電的行業標準,并把這些標準落到實處,盡快與國際接軌。這將有利于中小型水電設備制造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隨著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要求的落實,我國“十一五”將出現“有序開發水電”的良好局面,我國中小水電設備市場也必將從“無序競爭”走到有序發展,中小水電設備企業要健康發展,除了要努力開拓國外市場和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外,還必須加強企業自律和行業監督。惟其如此,中小水電設備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