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工程機械零部件業需要政策支撐
2009年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在北京表示,工程機械基礎零部件業需要政府的鼓勵政策和資金支持。他建議在國家發改委、行業協會等指導與協調下,集中行業優勢資源,推動企業之間特別是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共同實現產業突圍。
基礎零部件制約行業發展
“盡管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潛力很大,但受關鍵零部件發展嚴重滯后的影響,本土制造商難以突破‘瓶頸’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種情況在挖掘機行業顯得尤為突出。”去年9月25日,在杭州召開的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第十二屆年會上,挖掘機分會秘書長陳正利不無憂慮地說。
他指出,中型挖掘機、大型挖掘機以及與整機重量小于6噸的小型挖掘機所配套的液壓件和發動機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對于某個單獨的企業來說,液壓件、發動機等關鍵部件國際化采購也許沒有問題,但對于一個制造業大國,對于整個挖掘機行業而言,關鍵部件不能自給,無疑會失去市場的話語權、發展的主動權。有媒體曾報道說:液壓部件、特種鋼材的國外供應商依靠市場壟斷地位,時不時地制定出臺“霸王條款”。中聯重科的特殊鋼材供應商是一家瑞典企業,自2006年開始,供應商不但一再提價,還提前了訂貨期,要求所有訂單提前8個月全額付款。與提價、提前訂貨相伴的卻是中國企業的訂單常常被延期交貨。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曾經對外公開表示,沒有掌握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已成為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切膚之痛。徐工集團在主機方面優勢明顯,但產品中很多零部件依賴進口,這些零部件的成本占到出口價格的30%。2007年徐工集團出口創匯5億美元,而購買國外零部件就花費了20億元人民幣,占據了利潤的70%~80%。
70%利潤被進口件“吃掉”
據湖南省機械工程協會統計,湖南29家規模以上工程機械企業生產的主機產品中,零部件等進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說:我們做的工程機械里面的內臟都差不多,都是康明斯的發動機,外國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你們的心臟都是我們做的。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提供資料顯示,2007年以來,由于國外企業對零部件漲價,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大約有70%的利潤被進口零部件“吃掉”。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韓學松介紹,為了獲取相關零部件,有的企業不得不派出專門的采購人員,守在國外供給商的工廠里等候;有的企業為減少誤工損失,經??者\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還有的企業因缺少相關零部件,難以完成訂單生產,不得不重新調整生產進度和計劃。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作為裝備工業中的重要產業之一,工程機械行業基礎零部件如此依賴進口,不利于國家產業與經濟安全,不利于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俞琚坦言:目前中國制造業在關鍵技術和零部件上仍受制于人。由于資源整合不當等問題,我國眾多的生產廠家至今沒有掌握當今世界工程機械制造領域里最先進的核心技術,如挖掘機等設備里必不可少的大流量泵、閥、缸、變速箱、過橋等產品的精密制造技術和熱處理技術。
據了解,一些國際大型零部件生產商還聯合起來給中國企業設計同規格尺寸的零部件,制約中國企業的發展,讓中國的出口產品在同質上進行競爭,這樣也直接失去了與國外一些大企業在同樣產品上的競爭機會。據介紹,跨國零部件生產商在中國生產的很多產品,甚至都是歐洲等發達國家已經淘汰的產品,但即便如此,中國企業也并不能輕易買到。
行業發展需建立戰略配套體系
龍國鍵委員表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零部件技術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零部件生產商以中小企業為主,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二是各主機廠對配套零部件生產研發重視不夠,大部分企業重點停留在主機開發與生產上。
此次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對于零部件給予了特別的重視。龍國鍵委員認為,由于這些關鍵配套件屬于基礎性行業,投資大、周期長、收效慢,又有一定風險,“要破解這一難題,政府主管部門需要出臺相關的鼓勵政策”。
2008年10月在無錫舉行的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配套件年會上,配套件分會秘書長馬傳偉指出,目前,國內高端液壓和傳動配套件企業規??傮w上還比較小,人才、資金不足,發展跟不上主機的急切需要。而配套件行業是一個技術要求高、低產出高投入、在沒形成規模以前效益很低的產業。如果和主機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行合資合作或資產重組,由主機企業投資,形成股份合作,借助主機企業的資金和人才優勢,對主機企業來說是異地建了一個配套件廠,可以更好地走專業化道路;對配套件企業來說,既有了資金和人才的支持,又有了準確的產品定位和穩定的銷售客戶,雙方精誠合作就有可能實現雙贏。過去我們曾經廣泛呼吁建立液壓和傳動兩個集團,來解決重復建設問題,充分利用資源,把企業做大,增強抗風險能力。但是,由于配套件企業自身都缺少資金,聯合起來還是沒有資金,因此,那只是一個良好的愿望和長遠的目標,短期內恐難成為現實。
為此,馬傳偉建議,企業橫向聯合,協調互助,共同為發展高端配套件而努力。希望企業家樹立大工業思想,考慮全局,促進行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另外,他指出,配套件企業需要精細化管理和精細化加工。技術含量極高的變量液壓元件和傳動元件,屬于精密機械,要求加工過程的每一環節都細致入微,一般的工藝規程很難做出詳盡規定。德國人制作液壓件像完成一件藝術品那樣精雕細琢,一絲不茍,所以力士樂、林德的液壓件就成為國際公認的一流產品。這些產品的裝配作業要求無粉塵的凈化環境,對室內的濕度溫度也有要求。事實上,為主機配套的零部件并無重要程度的區分,哪個零件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都需要精細化管理和加工,嚴格過程控制和檢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制造出國際一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