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業對PLC需求的現狀與預測
冶金行業背景
中國擁有超過3,000家鋼鐵冶煉企業和近3,000家有色金屬冶煉企業,2003年中國排名第50位的煉鋼廠鋼產量為58萬噸,全國鋼產量達到2.0億噸,十種主要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170萬噸。整個冶金行業的產值相比2002年增長超過20。
由于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建筑,交通,交通工具,機床行業對金屬材料的需求穩步上升,2003年下半年各類金屬材料出現了短暫的缺乏,價格迅速回升,冶金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期,主要的生產廠家都在進行設備改造和擴建。在浙江、河北、內蒙、遼寧等地,一些新的民營資本也在進入這一市場。
市場規模與需求比例
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冶金行業各個生產環節的關聯性不是很強,通信的實時性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在其他流程行業廣泛使用的DCS主控系統在本行業的作用不太大,PLC更適應本行業的運用,已經成為了冶金行業的主流控制系統。
在冶金行業中,PLC主要用于煉鋼爐、鑄造線、軋鋼線、輔機控制、物料傳輸等方面。這些PLC大多是大中型產品,這也使得冶金行業成為PLC供應商眼中傳統的高端市場。當然,在大中型PLC之外,鋼鐵企業中也有一些小型的PLC存在,用于單機設備控制和現場控制方面。
2003年冶金行業大約采購了價值3.9億元人民幣的PLC,其中大型PLC超過兩個億,占53,中型PLC約七千四百萬,占19,小型PLC超過六千萬,微型PLC不到五千萬。
冶金行業對不同規模PLC的需求情況
冶金行業購買PLC的標準
本行業的PLC大多數運用于關鍵設備,用戶對于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是本行業選購PLC的首要標準。其他標準按照重視程度依次為價格/性價比、技術/功能、品牌影響力、服務和技術支持。之所以對于技術支持不太看重,主要因為本行業的用戶都是比較大的用戶,技術基礎好,大多擁有自己的自動化設計和集成機構,維護能力比較強。
冶金行業在采購PLC時所考慮的主要因素
冶金行業用戶對于產品的價格的重視程度僅次于產品的品質/可靠性。總體上用戶對于目前的PLC的價格還是能夠接受的,只有12的用戶認為目前的PLC的價格太高,40的用戶認為目前的價格偏高,其余48的用戶認為價格合理,不會有太大的下降空間。
前景判斷
雖然ERP、MES等中上層系統在冶金行業還未大規模的應用,但就PLC等基礎自動化而言,國內的冶金企業可以用高度普及來形容。因此對于PLC而言,冶金行業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增長的潛力主要來自新項目。所以在考量PLC市場增長時,冶金行業本身的增長與投資就成為了關鍵因素。
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給鋼鐵行業的帶來了好的發展機會,主要的鋼鐵企業紛紛增加生產能力,并進行了設備的技術更新,并建立了一些高技術水平的生產線,以便在未來的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工控行業2003年在冶金行業獲得了比往年更多的機會。
2003年12月4日,美國宣布取消鋼鐵附加稅。美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鋼鐵出口對象,每年對美國的鋼鐵出口額占鋼鐵總出口額的20以上,美國取消鋼鐵附加稅將使中國對美國的鋼材出口回復到2002年的水平,并保持增加。在2004年,那些每年大量出口產品的鋼鐵廠也會進一步更新或擴充生產裝置。
當然,也應該注意到,2003年下半年開始,政府開始推行旨在降低經濟增幅的宏觀調控政策,鋼鐵作為一個限制性投資行業首當其沖。項目的終止、延遲與減少顯然已經對自動化市場產生了影響。在對西門子、施耐德、羅克韋爾的采訪中,受訪者均認同其鋼鐵行業的業務有所減少。同時,鋼鐵行業的發展已經超越了上游原材料的供應能力,礦石、焦炭、電力供應日趨緊張,價格也大幅上揚。這就從市場角度給于了鋼鐵行業一個增長瓶頸。
綜合考慮,冶金行業逐步趨于飽和,投資高峰逐步衰減,行業將進入平緩周期。因此,在未來幾年,對于PLC等自動化產品的需求將很難持續較高的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