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呑5000噸廢電路板回收線無錫投產
廢印制電路板雖然被稱為電子垃圾,但經過粉碎、分離等環節,將其中的貴金屬可以加以回收利用,非金屬材料則可以制成型材板材、工業墊板、景區內的椅凳等產品。每年可創造產值5000萬元以上。
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極難處理回收的廢印制電路板,如今有了高科技克星。近日,國家信息產業部主持的“廢印制電路板物理回收技術與設備鑒定會”在無錫市舉行,無錫萬容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回收利用與無害化處理技術及設備,獲得與會專家一致肯定。副市長劉鴻志出席鑒定會。
據介紹,該市以往對這種特殊“垃圾”一般采用水洗、焚燒等方法處理,極易產生“二次污染”。此次通過鑒定的廢印制電路板物理回收技術與設備,由我國科技人員歷時3年研發而成,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國家專利。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高級工程師王龍基表示,這項技術和相關設備可將人們望而生畏的“毒物”完全轉化為可回收的金屬材料,以及景觀材料、物流托盤等,實現“三廢”零排放,從而徹底解決電子企業清潔與工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難題。
據介紹,此項技術目前已在濱湖區的無錫萬容科技有限公司試運行,每年可以“消化”5000噸廢印制電路板。技術人員介紹,在自動化的流水線上,廢印制電路板經過粉碎、分離等環節,將其中的貴金屬加以回收利用,非金屬材料則制成型材板材、工業墊板、景區內的椅凳等產品。據專家初步測算,5000噸“電子垃圾”經過這番“脫胎換骨”后,可創造產值5000萬元以上,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