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高調開局利潤成本雙雙增
2006年全國機械工業企業開局呈現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穩定增長,同比增速全面提升,增幅較高;虧損企業虧損面有所擴大,但虧損額同比下降。整個機械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6.61。
主營收入增速較高利潤總額大增
1~2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107.87億元,同比增長29.58%,較上年1~12月增幅提高7.23個百分點,增速為近兩年較高水平。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007.39億元,同比增長29.73%;民營、三資企業分別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40..74億元和1697.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8%和23.89%。
在匯總的13個行業中,除文化辦公設備行業同比下降外,其余12個行業同比均保持在兩位數增長。其中: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農機(38.49%)、重型礦山(37.6%)、汽車(35.61%)、電工電器(30.9%)和機床工具(29.99%)行業。
1~2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260.5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由于基數低所致)增長55.22%,增幅比上年1~12月提升43.96個百分點,是2004年以來同期增幅最高值。
從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75.93億元,同比增加了近1.5倍;民營、三資企業累計分別實現利潤103.25億元和81.36億元,較上年同期比分別提高了47.92%和20.59%。
從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的絕對量看,汽車行業實現利潤83.78億元,又回到了首位;其次是電工電器行業實現68.19億元;石化通用行業實現23.41億元;通用基礎件行業實現23.3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一倍以上的依次是農機(176.8%)、汽車(132.92%)、工程機械(112.87%)和重型礦山(106.97%)機械行業;同比下降的是其他民用機械(-20.66%)和文化辦公設備(-14.29%)行業。
成本全面上升應收款增幅回落
1~2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累計主營業務成本5171.19億元,同比增長29.31%,較上年1~12月增加5.57個百分點;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累計分別完成192.35億元、349.09億元和55.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55%、20.35%和36.36%,比上年1~12月提高了8.43、5.71和29.46個百分點;累計稅金總額262.57億元,同比增長34.29%,增幅與上年1~12月比升高了13.52個百分點。
從不同經濟類型企業的同比增幅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稅金總額增幅最高為116.05億元,同比增長50.42%;民營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和營業費用增長較快分別為2058.44億元和76.7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4.2%和30.61%;三資企業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上升明顯分別為91.65億元和10.62億元,同比增長21.76%和47.3%。
1~2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產成品資金2807.26億元,同比增長12.36%,較上年1~12月增加13.78億元,增幅僅提高0.06個百分點;應收賬款凈額6517.44億元,同比增長19.12%,較上年1~12月減少215.62億元,增幅溫和回落0.69個百分點。
1~2月應收賬款凈額和產成品資金占流動資金的比重為40.83%,比去年同期(40.21%)增加0.62個百分點。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上升
1~2月,全國機械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6.61,同比(129.56)上升17.05點,但較上年1~12月降低9.76點。主要經濟效益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除資產負債率外,均有小幅回升。其中,總資產貢獻率提高1.55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提高0.77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提高0.71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提高0.15次。
1~2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共匯總55785家,其中虧損企業13867家,同比增加400家;虧損面24.86%,比上年1~12月增加9.2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為77.14億元,同比降低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