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如何去日本投資
在日本對華投資逐年增加的同時,中國企業對日投資也出現了小幅增長。日本經濟界人士認為,去日本投資首先要了解日本市場,最好在當地有一定基礎,不可盲目行動。
11月16日,中日經濟研討會在大阪舉行,渡邊修、日本關西經濟聯合會會長秋山喜久就中日貿易關系、中國企業到日本投資談了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理事長渡邊修先生認為,近年來中國對日投資不斷擴大,但整體規模仍然有限。截至2005年年底,中國(含香港)對日投資累計26.87億美元,比10年前約增長了11倍。對日投資涉及軟件、機械、電子等領域,有從事批發業務的,也有從事咨詢業務的。“最近,小肥羊在東京澀谷開設了分店,無錫尚德太陽能設備公司并購了日本的MSK。”渡邊修說,“中國擁有大量的貿易盈余,外匯儲備增加,有實力到海外投資的企業也增加了。中國企業的新動向,對日本是好消息。”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不僅促進日本企業到海外投資,還積極采取措施吸引海外企業到日本投資。在過去的3年里,他們幫助8家外國企業成功在日本投資。為了給到日本投資的企業提供服務,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東京、大阪、橫濱、神戶、名古屋、福岡等6個城市準備了辦公室,免費提供給到日本投資的企業,為期兩個月。
對中國企業赴日投資,渡邊修提出了兩點建議:第一,要了解日本市場。他說,無論是服務行業,還是軟件行業,都必須了解市場的最新信息,加以把握。可以通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對日投資商務支援中心,了解關于法制、稅務、市場等各方面的信息;第二,要在日本有業務基礎。
日本關西經濟聯合會會長秋山喜久認為,到日本投資首先要進行調研,然后辦廠。“可以選擇關西地區,這里的消費者最敏感、最精明,在這里銷售好,全日本都會好。著名品牌路易威登就是在關西進行銷售后,再全面投放日本市場的。”
日本市場相對封閉,許多跨國企業進入日本后經營狀況不佳,甚至遭遇慘敗。秋山說,家樂福在大阪的失敗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大阪人喜歡小的零售店,不像美國人那樣一到超市就買上夠用一周的東西,所以家樂福這樣的經營模式遭遇失敗。他說:“到日本投資有風險,但值得一試,推薦大家來看看。”
秋山認為,文化差異是必須要加以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中日兩國在文化上和生活習慣上的差別不小。就冰箱來說,日本消費者喜歡小巧的、精致的,而不是特別大的。“最好是和日本企業合資,研究日本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秋山建議說。
秋山表示,關西地區在人力資源、技術、交通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歡迎中國企業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