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設備的維修與實踐探討
摘 要:進口數控機床的維修與保養在保證設備的連續生產和設備的加工精度等方面一直是一個比較令人關注的項目,本論文結合滬東重機股份有限公司一臺數控龍門銑的移裝與大修改造,就進口設備的維修與實踐提出了自己的經驗,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控龍門銑 傳動齒輪箱 裝配 精度 主軸
1. 概述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振動、摩擦、磨損,是造成設備精度不斷降低的主要因素,對設備的使用壽命和產品加工帶來嚴重后果。因此,在設備運行一段時期,出現了相關癥狀,經檢測驗證后,進行合理的修理和改造是必須的。
我公司的一臺數控龍門銑,1985年引進,1986年投入使用,該機床的數控系統為西門子的8ME(工作臺面3500*12700mm),制造廠為德國WALDRICH SIEGEN公司,使用至今已近二十年,是加工船用柴油機三大件的重要設備之一。近幾年來,該設備出現故障率高,更換件多,系統故障難消除的癥狀,已無法保證正常的連續生產。為此,公司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論證,結論是必須進行修理、改造,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加工精度和設備的先進性。
本論文結合該設備移裝、大修、改造過程,著重討論了設備的X軸傳動齒輪箱和主軸部分的修理,對進口大型設備的維修和實踐進行探討。
2. X軸傳動齒輪箱的修理
X軸傳動齒輪箱的結構見圖一。該機床的X軸采用的是靜壓蝸桿與表面鑄塑蝸母條傳動,傳動精度很高,是機床傳動副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X軸傳動齒輪箱的修理中,根據工作經驗可以分成兩個主要的過程,一是傳動齒輪箱的拆裝過程;二是傳動齒輪箱的裝配過程。
• X軸傳動齒輪箱的拆裝過程
對X軸傳動齒輪箱的拆解工作要小心謹慎,工作過程中不能使用鑿子、錘子等牽強蠻干,以免損壞其它的零件,造成設備不必要的損失。其次對拆下的零件逐一用煤油進行清洗,用專用工具檢查、測量,更換所有已損壞的或磨損嚴重的零件,如軸承、齒輪、密封、鍵等,同時仔細檢查更換件的配合情況。待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即可正式進入裝配階段。
• X軸傳動齒輪箱的裝配過程
裝配過程首先是將裝有傘齒輪的Ⅰ軸預裝到滑套1內,調整測量兩圓柱滾子軸承30216A(FAG)之間的內隔圈2(Φ90*Φ80)和外隔圈3(Φ140*Φ125)厚度,并對隔圈厚度進行配磨,保證Ⅰ軸在滑套內軸向竄動量在0.03mm范圍內;然后把Ⅱ軸安裝到齒輪箱內,并在端部利用端蓋螺孔采用滑塊定位,便于Ⅱ軸的軸向間隙能夠調整。再正式裝入Ⅰ軸,調整Ⅰ軸和Ⅱ軸上的兩只圓錐齒輪,要特別注意齒輪的嚙合情況,要求嚙合印痕落在齒面中間位置,并達到齒面長的2/3,確保齒輪嚙合達到正確位置。調整好齒輪副后,旋轉Ⅰ軸,使之轉動0.15mm時就能帶上Ⅱ軸,并松滑無滯凝。
接著安裝Ⅲ軸和蝸桿總成。靜壓蝸桿總成由蝸桿本體齒輪、推力軸承和配油盤等組成。為保證蝸桿的軸向間隙,特地加工了兩個除長度尺寸不同外,其余尺寸均相同的安裝工具,具體見圖二調整工具。然后根據圖三蝸桿軸向間隙調整示意圖一步步調整間隙。
首先將蝸桿端部的螺母6和軸向擋圈4拆下;將長的調整工具1按圖示安裝在蝸桿上,頂住推力軸承2,并通過螺桿7對長調整工具1施加0.5 KN的軸向壓力。接著測出軸套3外端面A與推力軸承2的外端面B的位移差。然后拆下軸套3,按測得的數值加上0.1 mm,配磨其長度,確保A面低于B面0.1 mm。
然后把推力軸承和配磨好的軸套重新安裝到蝸桿上,再裝妥軸向擋圈4,并安裝上短的調整工具5,同時對其施加60KN的預緊力,緊接著將螺母6裝妥擰緊。
最后卸去預載裝置,固定好螺母。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步驟確保蝸桿的軸向間隙在0.005 mm的范圍內。同時要求蝸桿所有液壓、潤滑面均不能出現泄漏。最后調整Ⅲ軸的偏心套,使Ⅱ軸和蝸桿傳動結合面的間隙達到旋轉Ⅰ軸時手感平穩、輕松、無滯阻感。這樣X軸齒輪箱的修理才算結束。
圖一 X軸傳動齒輪箱的結構圖
圖二 調整工具
圖三 蝸桿軸向間隙調整示意圖
3. 主軸的修理
零件的加工精度主要取決于刀具與工件相對運動的穩定性,要求機器的主軸在較高轉速下,有高的回轉精度,所以除高質量的主軸,高精度的主軸承外,高質量的裝配工藝對保證加工精度是至關重要的,對主軸的修理就是要滿足以上三個方面的要求。
主軸的修理工藝過程與X軸傳動齒輪箱大致相同,主軸的結構見圖四。
第一步對主軸部件進行解體、清洗、測量、更換損壞或磨損嚴重的零件,并仔細檢查更換件的配合情況,特別要檢查新的主軸承的內徑與換下的軸承的內徑是否符合,當然這不僅僅是指大的尺寸,關鍵是指公差情況,因為軸與軸承的配合情況關系到運轉時軸承的溫升。另外主軸如果進行修磨后,在軸承檔位置必須標出徑向跳動量的最大點和最小點,因為高精度的軸承對其的徑向跳動也有表示,這樣在安裝時將軸承的最大點對準軸的最小點,軸承的最小點對準軸的最大點,這在維修中稱之為補差法。
然后進行主軸部件的預裝工作,首先把墊圈2放入主軸上調整主軸承內圈,達到準確要求后,將主軸承裝入主軸,加上一定的預緊力,然后用千分表的表頭對準軸承外圈及軸承端面,用手拉轉軸承外圈,控制其徑向跳動及端面跳動最大值在0.005mm以內(新機床該值為0.002mm),隨后用塊規測量墊圈1的厚度,值為8.585mm,按該尺寸配磨墊圈1。再將主軸承拆下,將配磨好的墊圈1、件2和壓蓋3裝入主軸,把主軸承重新裝入主軸并擰緊螺母5進行固定。接著裝入墊片6、平面軸承7、隔圈8,墊片9內有6根彈簧,給兩只平面軸承以預緊力,仔細裝入墊片9、平面軸承10和墊圈11后,擰緊螺母12。然后安裝軸承13,并把螺母14擰緊。正確安裝完上述零部件后,檢查軸承徑向間隙,因為在機床主軸中,游隙的大小直接影響主軸的運動精度,從而直接影響加工的質量,在此使其控制在0.005mm內。
接著安裝主軸中的卡爪15,先將定型彈簧片裝入與卡爪的連接軸15A上,用10MPa的壓力把定型彈簧片壓縮,并用螺母固定鎖緊,將內爪15裝入主軸中心孔內固定。最后安裝四只T型螺釘,裝妥后,用手動泵泵至12MPa,檢測T型螺釘的液壓部件是否有泄露現象。
待一切正常后,將方滑枕倒置,主軸盡量吊水平,然后從滑枕下口慢慢裝入方滑枕內,等到位后用螺栓固定好。
圖四 主軸結構圖
4. 精度測試
本機床經修理、安裝并調試結束后,對機床的幾何精度進行了檢測。經檢驗,所有的精度都達到新機出廠時的精度范圍內,比如主軸錐孔徑向跳動為0.002mm,主軸的徑向跳動為0.005mm等等。現在機床已交付車間,投入了繁忙的柴油機產品的生產中。
5. 經驗與探討
大型數控龍門銑床是數控機床中復雜程度與技術含量均較高的設備,往往代表了一個時期的機床水平。以往,用戶一般只進行普通的保養及故障檢修,比較大的修理往往委托原制造廠或專業廠進行。我們通過這次大修改造,不僅使機床的靜態精度與性能得到提升,大修后該機床的所有精度檢測數據全部達到該機床出廠的精度標準。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大修改造鍛煉了自己的隊伍,大大提高了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綜合技術素質,并對機床的構造與機床性能加深了了解,增加了人與機床的親和力。
我們將在認真總結這次大修改造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真探討對一些重大關鍵設備進行大修改造的途徑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