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1-3季度印機行業主要企業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2005年1—3季度,全國印機行業主要企業經濟走勢繼續正常回歸,雖有波動,但增長平穩。
一、經濟走勢平穩,增速趨緩,利潤下降
主要經濟指標完成與2004年同期比,大部分指標都在平緩增長,現價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增幅都在10%以上,同比回落百分點分別為4.5和7.1。銷售產值和銷售收入增幅為8.2%和7.2%,同比回落百分點分別為10和9.8。這四項指標增幅雖然緩慢,但與二季度增幅相比平均提高2.8個百分點,行業的整體經濟指標同比百分點不同程度的回落,增幅變小變緩,這完全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反應,實屬正常的。不難看出,印機行業的產品結構依然在做出調整,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擁有自主創新活力的企業,正在放緩增速,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但利潤總額和實現利稅卻出現了多年以來下滑的現象,同期比分別降低3.5%和10.3%,同比回落百分點高達44.9和44.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能源、運輸費用等價格的上漲,造成產品成本增加,而因市場競爭激烈,售價又難以上調,利潤空間相對降低(二季已詳述)。2005年1—3季利潤總額下降的有32家企業占56.1%。但也有25家企業利潤總額同期相比不同程度的增長。例如,浙江蘭寶機械有限公司和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與去年同期比分別以8倍和5倍速度增長。天津長榮印包設備有限公司、濰坊華光精工設備有限公司、青島瑞普電氣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光華印機有限公司、營口冠華膠印機有限公司,1—3季度利潤總額同期比分別增長181.5%、60.8%、35.8%、31.6%和31.4%。這些企業產品結構調整較好,產品適應市場需求,所以利潤增長幅度較大。
二、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增速回落
2005年1—3季度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完成179.7%,與去年同期比增加2.7個百分點,超過國家標準值79.7個百分點。其中7項指數值中除全員勞產率同比提高10.6%以外,其余6項均有下降,但仍然保持了經濟運行質量,綜合效益指數也遠高于國家標準值。在行業的57家骨干企業中,總資產貢獻率超過20%的有:浙江蘭寶、天津長榮、濰坊華光精工、上海紫宏、江西中景、溫州瑞龍、上海高斯、南通羅蘭、威海濱田、上海光華、營口冠華等十一家;成本費用利潤率超過20%的有:威海濱田、濰坊華光精工、上海高斯、江西中景、上海紫宏、天津長榮、福建南平、威海印機等八家;全員勞產率超人均年20萬的有:上海新星、上海紫宏、鎮江斯伊格、上海高斯、上海光華、天津長榮等六家。
產品銷售率,今年一直呈略降的走勢,說明市場上拼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2005年1—3季度有24家產銷率同比不同程度下降,但也有33家企業產銷率同比有所提高,例如:濰坊華光精工設備有限公司,本季度產銷率高達121.8%,上海光華印機有限公司、營口冠華膠印機有限公司、上海紫宏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產銷率都達到100%以上。因此,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只有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使企業向高科技商業化印刷機方向發展,才能真正贏得市場。
三、 虧損企業不變,虧損額減少
2005年1—3季度虧損企業7家,與去年同期相等。虧損額為2412萬元,同期比減虧1946萬元,下降44.7%。在7家虧損企業中,有5家與同期比都在不同程度增虧,另有2家已在減虧,尤其咸陽印刷包裝機械廠減虧幅度比較大,同比減虧2699萬元。
四、 出口創新成績
2005年1—3季度出口交貨值完成46388萬元,出口創匯額完成5619.9萬美元,兩項同期比分別提高28.5%和47.2%。在32家出口企業中,上海高斯印刷設備有限公司仍位列榜首,出口交貨值18215萬元,自營出口創匯額2222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6.6%和37.8%;其他出口較好的單位,出口交貨值都比去年同期有較大提高。如:濰坊光華精工設備有限公司、威海印機有限公司、溫州群英印機有限公司、上海紫明機械有限公司、上海紫光機械有限公司等。還有部分后起之秀,如: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常州永盾機械有限公司、浙江蘭寶機械有限公司、溫州躍華印機有限公司等,都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長。出口形勢喜人,主要的是這些企業能適時抓住機遇,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注重對外合作引進,努力尋求國外市場的結果。
總之,從本季度的經濟指標統計來看,更多的企業更注重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的變化,并積極采取措施強化成本費用的管理、效率的管理,追求科技進步,走注重經營運行質量、穩步推進增速的持續發展之路。
最近,據有關專家分析,目前,宏觀經濟伴隨著投資增幅的下降出現了下行趨勢。從以往治理投資過熱的經驗來看,緊縮的第一年往往是靠政策的力量把投資增速給壓下來,而從緊縮的第二年開始,主要是靠市場自身的力量實現降溫。從歷史經驗看,從2004年投資開始進入下降期計,以下降期為4年推算,投資增速的周期性低溫將出現在2007年。
由于投資周期基本可決定中國的經濟周期,因此,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的影響下,2005年至2007年經濟增長速度將出現周期性回落。
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如何辦?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指出,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并堅持以下原則: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展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讓我們在進入“十一五”的初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使我國的印機行業朝著科技水平更高、運營質量更高、國內外市場競爭力更強的方向邁進,為將我國建成“全球印刷基地”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