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制品整飾技術分析及常用工藝介紹(二)
以下就這種常用的工藝作簡單闡述。
1.覆膜。在覆膜前應對被整飾的紙印品質量進行一次嚴格檢查——因為膜的表面平整、潔凈與否,軟硬度、邊緣的光滑程度、干燥快慢、溶劑的殘留量多少、噴粉、復合板的精度、強度及覆膜機速等都會直接影響到紙制品的覆膜質量(如氣泡、皺紋)。 2.移印。雖僅次于燙印,但由于材料成本低和能批量連續性生產,而且一次性就能完成輪轉轉移印刷和分切等,且廢邊少,深受印刷界的青睞。臺灣產的凹版移印設備多以丙烯酸樹脂為連結料,加金、銀粉等,直接采用輪轉凹版將油墨先印在PET模上,然后隨機再轉移到承印物上。該技術的出現,一是比燙印成本低得多,二是能機械輪轉連續作業,但比凸版轉印效果好,比燙印效果略微次一點。 3.絲印。該方法主要是將UV油墨或透明油墨直接印在金卡紙或銀卡紙上(一般香煙、酒盒包裝近幾年來多有采用)。往往作為對部分裝潢采用手動式或圓網輪轉式進行絲網印刷。由于絲印墨膜厚于凹版移印1~2倍,有些單位仍有采用銅鋅版在電化鋁上的搞燙印技術。也有采用清漆或調墨油印春聯,爾后把電化鋁面與面平貼,壓上平板,等清漆或調墨油完全干后揭開,便呈現了與燙印幾乎無二的燙印質量。 4.燙印。這是已經采用近半個世紀的生產方法。燙印的溫度、壓力、燙印速度控制決定了燙印的質量。燙印后通常要求:圖文不變色、不花白、不掉色等。燙印雖然比輪轉移印工效低,但在零碎的小件印品等方面具有移印和絲印無法媲美的優勢,尤其是活件(照片類)上的燙印是其它方法所無法替代的。 5.上光。紙制品上光應根據用途選擇上光油(涂料漿)。2003年,武漢金龍煙廠進口了兩臺高速貼標機(是傳統的兩倍,溫度幾乎提高了近50度),當采用傳統的醇溶性煙包油墨和上光油后,結果因速度或溫度的影響,導致商標上的油墨遷移和上光油的回粘而無法正常貼標,正品率達不到70%。后經過油墨和上光油的改進,才轉入正常生產。同時,香煙盒的UV上光,要在兩邊銜接處預留下空白位置,以避免膠結不牢。 6.防偽。采用激光全息圖案直接印刷在紙張上即所謂的防偽紙張。現一般應用在證券上(如遮蓋油墨的刮刮獎)的居多。還有以幣為承印物的水印紙載體的印刷防偽技術以及安全線防偽等技術。也有微型字母安全線、熒光安全線、名片紙、珠光紙、激光虹膜紙、同鋁箔復合的金箔紙、銀箔紙以及再處理形成的壓花紙、折光紙、打孔紙、消光紙。甚至在造紙過程將紅、藍纖維或彩色小片(塊、粉)摻入紙漿內,或在紙張未成型前拋撒在表面,在紫外線照射下,有熒光反射等等。平凸合印與多工序合印,特種光澤印刷,特殊亞光印刷,激光全息虹膜印刷統稱紙制品防偽整飾技術。 7.模壓。在適當的壓力下,對包裝紙制品的壓痕位置要準確,其技術的焦點是模版的精度。還有采用空印壓光、磨砂、冰花等制作的紙制印刷品,也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四、裝訂的工藝設計及前期準備 1.裝訂是紙制品整飾技術的一部分。裝訂必須與印刷工藝相匹配,考慮紙張、印刷的數量以及用戶的質量要求(如開本的規格、尺寸的大小、折頁的方式、封面、封底、書脊的版式和裝潢設計、簡裝與精裝、生產周期、進度時間、日產能力、定員定額、材料準備、樣書確定、書芯頁碼、圖文對襯、外觀及價格)是否符合裝訂設計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