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清梳聯和精梳機技術邁入成熟期
清梳聯和精梳機是棉紡設備的關鍵機臺,一段時期內,曾主要依賴進口。國產清梳聯、精梳機在“八五”期間曾被列為棉紡織行業技術攻關中的“重中之重”,幾年來,經過業界方方面面的努力,該項目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大大縮小了國產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并雙雙被列為“十五”重點技術改造推廣項目,這說明,國產清梳聯與精梳機的技術進步已日益被廣大紡織界人士認可,其自身亦進入了一個發展的成熟期。
—這是記者于第十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之前,在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棉紡織專業委員會和廣東省紡織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2003年全國清梳聯、精梳工藝技術研討會”上獲得的信息。在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學術委員會梅自強主任做了題為《現代棉紡織技術發展趨向》的報告。梅院士認為,智能化生產,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不斷完善并在生產上擴大應用以及加工纖維原料的多樣化,是現代棉紡織技術發展的三大趨向。纖維原料和紡織工業技術裝備的創新,是紡織產品創新的基礎。
國產成套棉紡新設備基本適應當前我國棉紡企業更新改造的要求,但有幾個薄弱環節,如精梳、自動絡筒和關鍵器材還要進一步提高。此外,參加研討會的各路專家、企業界人士還就棉紡行業一些普遍性問題,如清梳聯工藝的矛盾及規律、降低清梳聯生條結雜以及短絨的工藝研究、現代棉紡工程中的棉結問題、高效能精梳機與新產品的開發、清梳聯降低棉結的措施與減少纖維損傷的途徑、彎鉤纖維牽伸理論的應用、減少精梳紗累積并合數的體會以及清鋼聯工藝技術的研究與使用等等,進行了科學縝密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