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業在高新技術產業中起著重要作用
模具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和通訊等產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產制件所表現出來的高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生產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往往是模具自身價值的幾十倍、上百倍。模具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
模具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模具工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屬于高新技術領域的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不能沒有做引線框架的精密級進沖模和精密的集成電路塑封模;計算機的機殼、接插件和許多元器件的制造,也必須有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沖壓模具;數字化電子產品(包括通訊產品)的發展,沒有精密模具也不行,因此可以說,許多高精度模具本身就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部分。有些生產高精度模具的企業,已經被命名為高新技術企業。
第二,模具工業又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領域,用信息技術帶動和提升模具工業的制造技術水平,是推動模具工業技術進步的關鍵環節。CAD/CAE/CAM技術在模具工業中的應用,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的應用,使模具的設計制造技術發生了重大變革。
第三,模具工業是裝備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1998年11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了加大裝備工業的開發力度,推進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將機械工業作為裝備工業,把它同一般的加工工業區別開來,是對機械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重新定位。
第四,國民經濟的五大支柱產業--機械、電子、汽車、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業的發展與之相適應。機械、電子、汽車工業需要大量的模具,特別是轎車大型覆蓋件模具、電子產品的精密塑料模具和沖壓模具,目前在質與量上都遠不能滿足這些支柱產業發展的需要。我國石化工業一年生產500多萬噸聚乙烯、聚丙烯和其他合成樹脂,很大一部分需要塑料模具成形,做成制品,才能用于生產和生活的消費。生產建筑業用的地磚、墻磚和衛生潔具,需要大量的陶瓷模具;生產塑料管件和塑鋼門窗,也需要大量的塑料模具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