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關鍵技術應抓住危機下的發展機遇
汽車零部件產業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現在相當多的汽車配件企業不注重自己的品牌,只是給別人做貼牌和來料加工,也不注重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請問哪個民族,哪個品牌,哪個國家是靠給別人貼牌來做大做強的。我們只有有了真正的自主產權,我們才能真正從一個小康之國成為一個強大的現代國家。這是慧聰網董事局郭凡生先生在2008年度中國汽車配件行業十大評選頒獎盛典上演講中提到的。
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發展在現代汽車工業中舉足輕重,節能、環保及可靠性的發展趨勢對制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進一步提升汽車零部件的國產化水平,在人才、研發及熱加工技術等方面我們如何迎頭趕上?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應該慎重考慮的問題。一般汽車整車的開發是根據市場的需求、產品目標客戶的定位、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價格等因素,來確定產品的設計開發方案、產品技術規范等設計資料。汽車電子供應商按整車設計開發的技術指標要求進行電子系統的結構設計和功能定義,最后形成電子系統和子系統的技術規范。各汽車電子零部件供應商開發、測試試驗后,交給整車廠商生產。
據汽車工程學會裝備部陳長年部長介紹,我國汽車裝備自主創新三大發展目標是:①到2020年,掌握大部分當代世界先進汽車制造技術,用前瞻性技術提升我國汽車裝備水平,實現從世界汽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戰略性轉型,大幅提升我國汽車工業的核心競爭力。②為強化節能、減排的政府責任和綠色制造提供技術保證。③到2020年,我國汽車制造裝備的對外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因此,我國汽車制造業應從現實的緊迫需求出發,著力突破重大關鍵、共性技術,著眼長遠,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重點發展車身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動力總成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汽車輕量化制造技術及裝備等三大關鍵領域。
目前,清華、同濟、上海交大、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在引擎管理、底盤、車身電控、網絡總線控制、車用智能技術、混合動力/電動車技術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具有很高市場應用價值的成果。
包括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內的各級科研院所,也在重點開發一些關鍵技術:發動機、自動變速箱和電池;各電控系統中的核心執行器,如噴油器、電磁閥、VVT、離合器、液壓閥等。以及動力和電驅動系統、底盤和安全系統、車身和網絡控制系統。
在3月24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了上調油價的消息。油價的上調對汽車節能環保的影響就更大了。汽車節能環保跟發動機、變速箱的技術有相當大的關系。另外,《汽車產業振興調整規劃》當中也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當成了汽車產業發展中的重點之一。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
4月2日消息稱,德爾福已經成為上海汽車混合動力技術供應商。德爾福中國科技研發中心擁有先進的研發測試設備,并擁有一支杰出的混合動力電子工程團隊和一個投資40余萬美元建立的設備齊全的高壓電電子實驗室,為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研發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與上海汽車最新達成的協議標志著德爾福公司在實現為中國整車制造商提供市場上最安全可靠、最節省成本的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解決方案這一遠大目標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同時,這一協議的簽署也進一步鞏固了德爾福公司作為節能環保技術革新者的地位。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中國企業也要抓住機遇,吸取跨國公司帶來的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加緊零部件關鍵技術的研發,以增強本土企業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