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挖掘機配件本土化的出路何在?
中國的挖掘機市場一直是外資和合資品牌的天下,2003年以前,合資和外資品牌挖掘機的市場占有率在95%左右。近兩年來,國產挖掘機有了新的起色,幾個國產品牌的市場表現讓人側目。但是中國挖掘機配件體系非常薄弱,發動機、液壓元件等主要配件用的都是國外品牌。作為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力,配套件體系的缺失,使中國國產挖掘機前進的道路更加撲朔迷離。主要配件對國外品牌的高度依賴,成為制約國產挖掘機發展的羈絆,那么,國產挖掘機配套件發展的瓶頸是什么?如何實現挖掘機配件本土化的突破?
挖掘機配件本土化出路何在?
受制于人
國產挖掘機的核心配件采用的都是國外品牌,由此帶來的成本增加自不必說,更由于配件供貨周期問題給國產挖掘機制造商的市場開拓帶來困難。對于一些專業的國外配套件品牌,由于目前國產挖掘機的生產量相對較小,所以在市場需求高峰期,往往先給用量大的國外品牌供貨,中國的挖掘機企業卻因為配件供貨周期過長而錯過擴大市場份額的最佳時機。
為了避免在供貨周期方面受制于人,國內很多企業采用同時選擇兩個以上供應商的辦法來降低風險。
目前,在中國挖掘機市場上,雖然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的競爭還不在一個級別上,但是,隨著國產挖掘機品牌的市場表現越來越出色,中國企業的成長給國外品牌帶來威脅的也會愈加明顯。如果國產挖掘機的年銷量達到5000臺,或者,當有一天中國品牌的挖掘機和國外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同臺競爭的時候,由配件產生的矛盾和摩擦就會更多。
挖掘機配套件本土化的瓶頸
(1) 精度問題。
挖掘機的作業工況決定了其配套件,特別是液壓元件的精度必須很高。
挖掘機主閥是高壓系統元件,屬于精密機械,里面的溝槽、通道相當多,其開口的精度是以毫米來定位的,制造難度相當大,所以主閥的制造不純粹是設計問題,更多的是質量控制得一定要好。川崎、小松等國外品牌的主閥精度非常高,故障率很低,而早年我國自主生產的主閥,10個成品就有1個精度達不到要求,更不用說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故障率了。挖掘機要求24小時作業不能有任何故障,尤其是不能出現液壓系統故障,所以國產的挖掘機核心液壓元件根本無法滿足用戶要求。
國產橋、箱等部件的制造精度基本上可以滿足裝載機的要求,其加工技術也在不斷提高,但與ZF、德納這些品牌相比,在品質、品牌和經營上還有相當的差距,國產軸承的制造精度也要差一些。
(2) 工業基礎問題。
工程機械配套件的質量水平,取決于它的工業基礎,鑄造件的工藝水平、裝配質量制約著配套件的品質,特別是鑄造技術的水平,更是關鍵因素。主閥是配套件中的核心,對鑄造技術要求尤其嚴格,因為在高壓狀態下有一個砂眼就會出故障,清潔度要求也非常高,挖掘機液壓系統的主泵也是如此。而在中國,能做出高壓泵、閥的鑄造件的廠家寥寥無幾。
(3) 資金投入問題。
工程機械液壓元件技術研發需要不停的投入、研究和改善,國際知名品牌的配套件廠商背后都有很龐大的財團。如果有足夠的資金,中國遲早也會形成完善的配套件產業,但是當前中國有經驗的配套件企業自身的財力并不雄厚,用不起國際一流的設備,沒有國際一流的人才,同時也找不到很好的配套件供應商。要想快速提升制造水平,只能借助外力:
① 資本運作,合資生產。
中國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隨著世界500強企業對降低成本的要求,國外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并且帶進來一部分技術。在不牽涉核心技術的時候,我們的配套件企業只要有資金,也可以引進一些非主流技術,進行局部替代。但在全球化越來越充分的時候,這樣的投資是有一定風險的,因此如此引進技術后,成本一定能比國外品牌低嗎?同時,國外的配套件廠商對合資這種方式越來越不看好,他們更傾向于獨資的方式。
② 與主機廠聯合開發。
業內也有人認為主機廠和配套件廠聯合開發的模式也是提高挖掘機配套件發展水平的一個途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本土配套件企業在工程機械整個行業鏈中處于弱勢,涌現出來的優秀者太少,而主機廠都希望找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因此,主機廠和配套件廠在實力上的懸殊導致這條路線少有人問津。
挖掘機配套件本土化的突破口——小挖
要保證國產挖掘機的品質,同時完善中國的挖掘機產業鏈,就必須發展本土的挖掘機配套件。挖掘機的核心配套件就是發動機、液壓件和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由主機廠開發,所以液壓件是中國挖掘機配套件的軟肋。
中國的挖掘機配套件可以采取先易后難的策略,首先發展一些容易生產、技術難度不是很大的配件,先走外圍。外圍主要是液壓系統的附件,像接頭、膠管等等。
經過近幾年的市場驗證,小型挖掘機配套件很可能是中國挖掘機配件的突破口。20噸級挖掘機的液壓系統壓力大約是34.3MPa,最低也達到30MPa,小挖的系統壓力也就20多MPa,對主機的工況要求也不是很惡劣,所以,小挖的油缸、液壓附件、油管、泵、閥制造起來比較容易,用戶的接受程度也較高。同時,從主機廠的角度來說,是不會拒絕質量好的液壓件,但是從質量考核體制來說,要有一個很長的驗證周期,通常是1年,所以對競爭特別激烈的機種,本土的配套件企業沒有什么機會,小挖市場剛剛起步,同時技術難度相對較低,這是本土配套件企業切入的機會。浙江已經有企業在做小挖的泵、閥等液壓系統,也有幾家企業在做主閥。所以,中國配套件的突破口可能就是小型挖掘機,積累了經驗、技術,再去生產高壓的液壓元件。
隨著國產挖掘機產銷量的不斷上升,國產配套件會不斷擴大生存空間。國產挖掘機液壓件要想實現突破的話,大概需要5年左右,但是有些局部的零部件,可能很快會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