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調整能源結構建立穩定能源供應體系
能源供應自給率低、資源型企業成能源消費主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同時處于重化工業快速發展期的廣東對能源需求仍呈增長趨勢,廣東這個資源小省和耗能大省,如何才能走出能源制約的瓶頸,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廣州大學商學院專家表示,廣東首先必須以提供經濟、安全、高效、清潔的可持續能源供應為目標,積極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加快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步伐,建立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燃煤排放的氣體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廣東能源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要減少煤炭消費比重,維持石油消費比重,積極利用西南水電,加大力度發展核電和天然氣發電,積極開發利用風電和熱力等清潔高效能源和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重中之重是針對終端煤炭消費比例較高的問題,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其次,LNG(液化天然氣)作為國際上公認的優質清潔能源,其熱效高,價格便宜,安全性高。對廣東而言,實施LNG項目是其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戰略步驟。引進LNG建設天然氣電廠,一方面可以滿足廣東電力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天然氣的需求達到相當規模,主動培育市場。用天然氣替代石油發電,雖不能改變目前廣東煤電占主導的結構,卻可以提升清潔能源在廣東省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使煤、油發電比重降至60%以下。
此外,當前國際原油價格節節敗退,廣東可以趁油價低位時機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加快煉油項目建設。可抓住機遇在“十一五”期間擴建茂名煉油廠,把原油加工能力提高至2000萬噸,在建設石油儲備基地條件較好的湛江、茂名分別建設湛江、茂名石化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工程,原油儲備量達1000萬噸。利用粵東地區良好的港口條件,按照全省石油儲備的統一規劃,適當建設一些成品油儲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