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長泵核心競爭力
2004年以來,湘電長沙水泵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泵”)總是喜事不斷。
近來,C720大型冷凝泵的開發研制成功,使長泵成為繼沈泵、上海KSB之后第三家能生產該類大型泵的企業,且技術處于領先地位。此舉,更標志著長泵已經穩踞中國水泵生產企業第一方陣。而此前,其剛剛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中國核電用泵的三大生產企業之一。其生產的大型循環泵更占據國內市場70%以上的份額。
從徘徊中駛上加速路
作為老牌國企,長泵曾一度輝煌,行業內素有“南長泵、北沈泵”之說。產值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突破2億元,但后來,就一直在2億元這個漩渦中回轉。55歲的車間主任王振華在長泵干了36年,他清楚地記得,長泵建廠50多年來,產值在2億元左右徘徊了近10年。
2000年,敢于“吃螃蟹”的長泵人,果敢地抓住了國企改革的歷史機遇,率先成為“長沙市股份制改革試點第一家”,在企業內推行產權和職工身份“兩個置換”的改革。但此舉并未解開長泵的產權之結,消除國企痼疾。相反,企業出現前所未有的虧損。
長泵該向何處去?
果敢的長泵人再次把目光瞄準了改革。這一次,長泵的決策者把目光投向了戰略投資者。作為電機的上游配套企業,長泵每年給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配套水泵占該廠產值的40%。如果雙方能夠重組,不僅解決了長泵的大部分產品市場問題,也整合了雙方資源,達到資源優化,促進產業升級。經過3年的談判,湘電重組長泵終于敲定:由湘電股份及其母公司斥資收購長泵近90%的股份,將公司變更為湘電長沙水泵廠有限公司。
戰略投資者的引入讓長泵人再次遇到了提速發展的機遇。以總經理李吉平為領頭羊的領導班子成立后,堅持“以公司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員工幸福為第一責任,以科技為第一生產力,以人才為第一資源”的指導思想,嚴格管理,抓住機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生產經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當年,其就實現產值3億多元,回款近3.9億元,長泵本部訂貨突破6億元,均破了歷史最好記錄。
一個產值在2億元左右徘徊近10年的企業,終于再次駛上加速發展之路。
引進與創新兩條腿走路
作為中國五大水泵生產企業之一的長泵,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自然擁有雄厚的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但是,長泵并不滿足于此,仍然放眼全球,與國內外先進水泵制造企業尋求真誠合作。
據李吉平介紹,為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長泵與美國英格索蘭、艾力考、日本荏原、日立、久保田、酉島、英國瑪珀、荷蘭耐荷泵業、奧地利安德里茲等國際知名制泵公司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技術交流和合作關系。譬如,立式斜流泵是其在引進美國英格索蘭公司技術的基礎上,再通過自主創新研制開發的產品,該型泵已成功運用于我國第一臺60萬千瓦火電發電機組。目前,該系列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20萬~60萬千瓦火電發電廠、城市給排水、冶金等領域,生產已超過1000臺套,并成功出口到歐美、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等地。立式凝結泵更是該公司在引進日本日立公司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創新的新系列產品,技術已相當成熟,現已在國內10萬~60萬千瓦火電發電廠廣泛應用。
尤其是新近開發研制成功的C720型凝結泵,讓參與鑒定的國內外專家發出驚嘆!長泵副總工程師厲浦江告訴記者,C720型凝結泵是為火力發電廠60萬千瓦火電發電機組配套的三大主泵之一。目前,國內只有屈指可數的2-3家企業可以生產。厲浦江很自信地認為,C720型凝結泵的研制成功,將為長泵已經上馬的為100萬千瓦火電和核電發電機組配套的主泵研制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大型凝結泵的國產化鋪平了道路。該型泵的主任設計師張國平在比較國內外同行的同型產品性能后說,C720型凝結泵雖然是引進日本的技術,但是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是自主創新的成果。與國內同類型泵相比,C720型凝結泵效率高出4.6%,僅此一項,每臺每年就能節約電費26萬余元。這在目前國內市場完全處于領先水平,也是國內外同行驚嘆的原因之一。
目前,C720型凝結泵研制成功不到一個月,國內外訂貨達16臺套。李吉平認為,技術的不斷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長泵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探尋科技前沿領域,在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的道路上,靠長泵的智慧創新發展。近來,長泵已經加大了科研開發和技術、資金投入力度,正在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
進軍核電領域
長泵在努力鞏固和提高超臨界火電機組配套用泵,著力搶先占領100萬千瓦機組循環泵、冷凝泵市場,力求打進脫硫泵工程用泵市場的同時,亦全力進軍核電用泵領域。目前,在這一領域已經頗有斬獲。
李吉平介紹,今年7、8月間,長泵就與巴基斯坦恰西瑪C2核電項目簽定了核電用泵的訂貨合同。該合同是長泵制定開發核電市場以來首個簽訂的核電成套項目,也是其在核電領域掘到的“第一桶金”,標志著長泵產品正式進入核電領域,為拓展核電市場打開了新局面。
業內人士分析,在“十一五”規劃中,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和核電是國家重點支持的項目,其中,60萬千瓦以上機組占70%,經國家審批立項180多臺套。預計到2020年核電總裝機容量將突破4000萬千瓦,未來15年中,國家至少要建成30個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并且,國家希望“以市場換技術”的形式逐步實現核電用泵的國產化。而目前,國家指定的國內核電用泵制造企業只有長泵、沈泵、上海電力修造廠三家。在國家每年新上馬的300萬千瓦以上核電機組中,常規島泵、核二、核三泵以及核主泵等將要求逐步國產化,其中蘊涵的商機當然是巨大的。
目前,長泵作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幾家泵制造企業之一,正在全力以赴進軍核電主泵領域。李吉平介紹,長泵將緊跟國家產業政策,在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依靠和挖掘長泵現有的技術力量,加大核電用泵的開發、創新、研制力度。李吉平透露,在未來幾年,長泵將投巨資,購買國外核主泵制造技術,通過吸收消化、自主創新,開發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主泵,以滿足國家核電用泵逐步國產化的產業政策要求。按照公司規劃,“十一五”期間長泵將新建核主泵裝配、測試設施,完善加工、焊接設備,形成年產6~8臺核主泵的生產能力,使長泵成為國內核電用泵的龍頭企業。屆時,長泵的年產銷將突破12億元,有望達到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