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經濟過熱的有效手段是降低貨幣供給量
據外電報道,臺灣政大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童振源表示,當前祖國大陸強調經濟均衡發展,而要解決經濟失衡必須降低貨幣供給量。目前,最有效解決熱錢涌入祖國大陸及經濟過熱的方式,只能適當升值人民幣匯率,同時調整人民幣匯率體制。
童振源在臺商網“臺商專家開講”專題中說,當前祖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強調均衡性,而不是單純追求速度,強調農業、基礎建設、區域均衡發展。目前,祖國大陸必須盡快解決經濟過熱與失衡的問題,以免釀成更大的經濟問題甚至金融危機。
他強調,祖國大陸經濟過熱、失衡,主要原因來自貨幣供給與信貸的快速增長。2003年以來,祖國大陸貨幣供給之所以激增,主要是外匯儲備激增造成的。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每個月不得不投放1000多億元的貨幣來購買不斷流入的外匯資金,這是導致3月底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仍增加19.1%的重要因素。因此,盡管祖國大陸在4月下旬調高存款準備率、收縮銀行資金1100億元,但這個數額仍遠低于外匯儲備不斷積累而釋放的國內資金。
童振源分析,降低貨幣供給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提高利率,二是使人民幣升值。但提高利率會造成投資與消費減少,而且會進一步吸引熱錢涌入中國,對降低貨幣供給沒有太大幫助。同時,一刀切的升息方式并不會改變經濟發展失衡的狀況,反而會危害健康的投資計劃。因此,當前必須處理因為人民幣被低估而導致大量熱錢涌入的局勢,否則將無法解決當前經濟失衡的困境,甚至可能使問題惡化。
他認為,如果國際熱錢大量涌入中國的問題無法解決,貨幣發行與信貸將繼續擴張,導致局部產業發展過熱,進而造成經濟泡沫化與增加金融風險。目前,最有效解決熱錢涌入中國及經濟過熱的方式,恐怕只能適當升值人民幣匯率,同時調整人民幣匯率體制。